在哪里过年,是检验夫妻关系的试金石( 二 )
以前过年都会因为去婆家娘家时间长短的问题怄气 , 比如到婆婆家就不让走 , 搞得在娘家呆不了几天 , 所以我们选择过年出国旅游 , 谁家也不去 , 谁也别挑理 。
总之 , 通过调查取样 , 发现我身边这些人的观念还是很开放的 , 没有那种死揪住所谓传统不放 , 非要在男方家里过年的思想 , 基本上都是根据实际情况 , 妥协协商解决 , 而且模式十分多样化 。
为什么以前去哪里过年没有这么大的争议 , 而现在却成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呢?我想 , 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传统的生活方式遭遇了现代化的冲击 。
以前默认女人未结婚时在自己家里过年 , 结了婚就统一回男方父母家过年 , 初二才是回娘家的日子 。 这是一种中国的节日传统 , 同时也是封建社会重男轻女 , 女人嫁出去就被摒弃在自己原生家庭之外的一种落后观念 。
但那时的女人们没有抗争意识 , 娘家也没有这个需求 , 就算是女儿回来了 , 有的还要往回赶 , 在某些地区 , 甚至有女儿回娘家过年不吉利 , 影响娘家风水的习俗 。
现在小家庭独立的意识深入人心 , 既然嫁娶都是平等的 , 女人结婚了就成为婆家人这种观念也就成了过去式 , 那么在哪过年只是个习惯问题、选择问题 , 而不再只有唯一的选项 。
▎二是独生子女时代颠覆了家庭观念 。
以前中国的大多数家庭都是多子女家庭 , 都在拼命生儿子 。 过年时 , 你家有儿子带回媳妇孩子一家人 , 我家也有 , 所以女儿跟着婆家过年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 , 毕竟我家的媳妇也是别人的女儿 。
但独生子女时代终结了这一切 , 都是一家一个 , 你有儿子你高兴 , 我有女儿去了你家我家就没人了 , 那不行 , 这个传统得改 。 独生子女政策不仅变相提升了女性地位 , 也使很多父母从切身利益中认识到 , 不让女人拥有和男人平等的权利 , 自己也将是受害者 。
所以去哪里过年的纷争 , 归根结底是传统思想和现代观念的冲击 , 也是那些持有男权思想的既得利益者和男女关系不平等的受害者之间的博弈 。
综合我自己的调查结果 , 要停止这种旷日持久的矛盾 , 需要两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如果父母通情达理 , 到哪里过年就不会成为夫妻的矛盾点 。
大多数关于过年的争论 , 基本上都是男人一定要求老婆回婆家 , 而很多有儿子的父母坚持要儿子一家回家过年 , 拿来护驾的理由都是 , “老祖宗就是这么定的” , “过年就是要一家团圆” , 却忘了独生子女时代 , 你们家团圆的背后 , 是别人家的黯淡 。 你们一家人整整齐齐的时候 , 别人家却缺了半边 。
所以 , 若是做父母的通情达理 , 不拿所谓的传统要挟子女 , 强迫一定要回婆家过年 , 而是根据实际需要来决定 , 很多家庭自然就不会因此而吵架了 。 最起码 , 一家一年这样的办法 , 或者两家分成批次过年 , 就很公平 。
▎二是如果夫妻关系平等 , 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
在我采样的这些家庭中 , 之所以顺利解决了在哪里过年的问题 , 还显得这个问题并不那么重要 , 只因为它们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都属于比较和睦的家庭 , 夫妻之间感情较好 , 地位平等 。 即使父母不够通情达理 , 有一些强求 , 作为伴侣 , 他们也可以从中协调 , 取得一个最适合自己家庭实际情况的安排 。
比如F君 , 就是取得了老婆的理解 , 才会有了每年都不在岳父母身边过年 , 这种听起来很不公平的方案 。 这要归功于他老婆的豁达 , 既然自己和父母时时都能在团圆在一起 , 自己得到了现实的实惠 , 那么就满足了公婆每年团圆一次的心愿又如何 。
还有D君的老公 , 每年老婆都不和自己回家过年 , 估计自己父母也会有意见 , 但岳母身体不好 , 需要照顾 , 他理解老婆的苦衷 , 自然会去做好说服工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