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八成个人遭遇过信息泄露 个人信息保护阀需拧紧( 七 )

  “总体来看 , 由于网络空间具有即时性与虚拟性 , 公民个人信息一旦遭泄露普遍存在举证难、损失认定难等问题 , 需进行更加有效的治理 , 目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问题仍呈高发态势 。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说 。

  非法信息买卖形成黑色产业链 , 涉事主体缺乏法律与责任意识 , 事前保护和监管亟待加强

  不少受访者都有这样的困惑:个人信息曾被多个单位、机构或企业采集过 , 信息到底是怎么被泄露、买卖的?究竟谁是“元凶”?

  其实 , 信息泄露有迹可循 。 《调查报告》发现了两条最主要的途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