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酷爱夜钓的人,总能找到低温风浪环境下的夜钓鲫鱼法……( 二 )
可是,具体钓几目呢?这需要摘掉鱼饵才能确定。
因为我要知道两粒鱼饵的重量体现在浮标上是几目,也需要知道一粒鱼饵体现在浮标上是几目,这样我才能根据浮标露出的目数确定钓组在水底的状态。
可当我摘下两粒鱼饵时,我傻眼了,浮标露出2目!
也就是说,两粒饵料的重量只能压下去1目浮标,我钓1目已经无法确定下钩是否触底,它很可能悬浮;钓2目又无法确认铅坠是否触底,一旦双子线都弯曲,送标的鲫鱼需要上行超过一个子线的长度浮标才会上升,这显然不适合冷水钓鲫鱼。
我硬着头皮去调标,几乎每一次浮标到位后都立刻提竿,然后以2毫米为一个单位耐心细致地调整标座,好在我及时把子线缩短了——长子线15厘米左右。
反反复复耗时约一小时,鱼饵消耗了三分之一,浮标终于达到我理想的最佳状态。

文章插图
双竿作战,一竿守鲤鱼,一竿抽鲫鱼
可以进入钓的程序了,很快我看见一个贼溜溜的送标,提竿有手感,但比较轻,绝非鲫鱼所为,这里用手竿钓的鲫鱼至少半斤重。
果然,出水的是一尾小翘嘴。
之后,浮标继续有动作,还是小翘嘴……钓着钓着,在一次提竿换饵的时候,手感意外重了起来,是鲫鱼。
不见标相,却意外中鲫鱼,这是不是意味着浮标调钓存在大问题?应该是的。
更让人崩溃的是,我又中了第二条鲫鱼,同样没有标相。
很显然,调钓出了大问题。
理论上说,吃饵的鲫鱼托起1粒鱼饵时,浮标会上升半目,这半目标相在风浪中的确实捕捉不到。
但是,这么大的鲫鱼不可能只有这半目的动作,只是浮标表达不出来而已。
直到第四条鲫鱼上钩,我才想出了解决的办法。
假如一粒鱼饵的重量能压下1目以上的浮标,那么浮标的动作也会随之加大,只要吃饵的鲫鱼上行的幅度大于1目,我就可以捕捉到这个信号,哪怕有风浪。
可是,我怎样加大鱼饵的重量呢?酒米之类的大比重鱼饵我没带,只有不到半袋鲫鱼饵了。
这时,我转念一想,没有酒米可加,我就不能加点别的?反正添加酒米不是目的,只是一个手段,目的只是增加鱼饵的重量,管它加的是什么呢?
我的脚下就是细软的沙子,重量够用,只是里面掺杂着很多小石子,这东西可不能加到面饵里。
于是,我取来我的小眼抄网充当筛子。为了让筛出的沙子更细,我又把抄网浸了一下水,不到1分钟就筛出能装满一个鸡蛋壳的沙子面,这些足够用了。
接下来,奇迹发生了。我搓上两粒鱼饵再一试浮标,如我所料,电子标全部沉没。
鱼饵加重,肯定要重新调标。
我剪去些许铅皮,带饵几乎调平水——说''几乎'',是因为风浪中无法具体确定调目,调的时候介于0目到半目之间。
再空钩一试,露出将近4目,每一粒鱼饵的重量增加了三倍!这就意味着,如果鲫鱼的动作大于2目的话,钓0目接近时,浮标会给出2目的信号。
正儿八经的钓鱼模式由此正式开启。
虽然到了后半夜,依然是小翘嘴唱主角,它们动作很猛,闹得也很凶。
不过我并不特别讨厌它们,它们闹钩总比白天小杂鱼闹钩强很多。
起码它们有中鱼率,不是那种叫人崩溃的一再空竿。
况且,因为它们闹钩,让我不得不高频率换饵,这有利于窝子的形成,大鲫鱼上钩的可能性增加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