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地泥鳅养殖利润有多少?( 二 )


一、规模效益与风险,规模小,就要自己本人管理,三亩五亩的资金投入倒不多,但是投资小回报也小,而且投资回报来得也慢 。且在管理上一个人每天也没有什么事可做,就那么点事,做完就没得事了,所以小规模养殖不划算 。规模大点呢?二十亩的规模算不错了 。但资金投入就大了,租地建塘建房起步没有10来万的话运作起来就很麻烦 。养殖讲求的就是规模,有规模才有高效益 。而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期一年中有只有4-9月份最理想,所以周期长风险大 。
二、资金,泥鳅养殖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事业 。这包括场地基础建设投入与后期养殖投入 。其一,基建投入,土地租金,(沙土地不行,鱼塘过于分散不行,山区、丘陵地区鱼塘与鱼塘高低落差过大不行)而地势平坦,不旱不涝,水源交通电力都十分方便,这样的好地点约1000元/亩,推土机600元/亩,围网400元/亩 。场地上建房3000元/间,门前土坝子硬化30-50元/平米 。(养殖用品、用具、药品、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的采购可得花不少钱哟 。具体多少因人因地而异 。一般2-5万的样子)其二后期养殖投入,主要为料钱和苗钱最多 。养出1000泥鳅要饲料钱约7000-9000元或养殖一斤泥鳅的饲料成本约7-9元,有的地方或许还更高 。自己繁殖苗约3000-4000元/亩 。(谁也不能保证每批水花苗成活都很好,成活不好,种鳅和催产药就得多要,苗的成本也就上去了)购买人工苗约6400-9000元/亩 。(最少按投放8万尾3厘米的苗算,要苗钱6400元/亩)购买野生苗约10000-25000元/亩 。(500斤苗,22元一斤,苗钱也得11000元/亩)
三、养殖现状,小泥鳅生命力强,其养殖技术难不难呢?回答是难!其一,泥鳅的幼苗非常小,刚孵化出来的时候不会游动,我们用肉眼不仔细观察,是很难看到的,到了第二天小苗变黑了的时候我们才容易看到 。正因为它小,在水中很容易受到别的水生动物的残杀(如蝌蚪,蜻蜓幼虫,小杂鱼苗,肉食鱼类等),所以其成活率一直不高 。其二,没有完整产业链供应配套物品,泥鳅是一个新兴事物,在全国兴起很快,但它所需的用具,网具,药品,饲料没有相应的出现,所以有需要的养殖户在当地买不到相应的配套物品(如渔药店、渔需店、饲料店) 。其三,技术不完全成熟,全国都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大家都在借鉴鱼类的方法来养殖泥鳅 。有人说,人家连云港泥鳅亩产三四千斤,技术不成熟的话能达到那么多产量吗?是的,他们是能产三四千斤,但是他们一亩下苗都是两千多斤啊,养殖一年多时间亩产没有个三四千斤的话那不得亏钱嘛?再说,他们那也不是从水花开始养的呀,只能说那是暂养,赚增重和差价的钱,现在差价没有了,苗钱比成品还贵呢,哪有差价呀!真正的自己繁殖自己养殖,其一亩产量也就在1500斤左右,亩产上2000斤很少很少 。现在亩产1500斤算下来也是挣钱了,但是挣得辛苦,有忙又累还担心!(呵呵,我就是这样的人,有忙又累还担心!怕下雨涨水跑鱼)而亩产几百斤的还有很多很多人 。其四,考察欠佳,养泥鳅的人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搞,或者出资合作搞,门外汉居多,对水产养殖业没有完全了解,看到利润没有考虑风险就投入到了泥鳅养殖中,等到问题出来的时候找不到解决方法,或错过了最佳时机导致损失 。而损失上百万的大老板不在少数,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列子 。
四、黄金孵化期,一个人管理十亩的养殖水面是没有问题得 。但是要做好这十亩水面的繁殖的话一个人就忙不过来了 。而且繁殖又主要集中在4-6月份,4、5月份是出苗最多的时候,一斤母鳅可以孵出十来万水花苗,而7、8月份一斤母鳅能出3、5万水花就很不错了 。所以这就要集中时间把苗快速的孵化出来,可以说4、5月份一个人搞十亩的繁殖的话,忙得那可以说是昏天黑地的哦 。就是一家人都上的话,4、5月份也得够忙乎的哟 。要挑选种鳅,打针,孵化,培育,喂小苗,继续做下一批次 。赶时间啊,就要合理的安排了,新手不一定就不走弯路呀 。错过了黄金时间,想再孵化,就有困难了,当然有经验后就简单了,但经验也得经历过后才会有啊 。错过了黄金孵化期,再孵化的苗养到当年底是达不到上市规格的呢 。规格偏小价格就不会好,再养到第二年成本自然又增加上去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