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羊毛”背后暴利黑产业:“薅”垮平台逼停企业( 七 )
深探“黑产业”背后 , 他们抢占优惠的大量手机卡号究竟从何而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副主任杨天一介绍 , 除了实名注册的国内手机卡、境外手机卡等 , 根据业内机构的调查 , 目前流通的手机黑卡中80%以上是物联网卡 。
杨天一表示 , 手机黑卡的平台化趋势亟须管控 。 除了进一步细化对手机实名制管理的规定 , 还应针对电信运营商号卡建立体系化管控机制 , 特别是针对物联网卡等新类别的号卡 , 最好采用专门号段 , 更要加强号卡供应商的资质审核和管理 , 严禁层层转售 。
专家认为 , 一方面 , 对于企业来说 , 升级风控体系成为必要选择 。 刘庆介绍 , 由于黑灰产业群体应用的技术手段非常多 , 因此企业需要使用更多数据维度和指标 , 构建更复杂的策略、模型进行防御 。 另一方面 , 要整合互联网安全企业资源 , 形成有效的系统化合力 。 杨天一建议 , 建立共享的黑卡数据库 , 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 为进一步加大对黑卡的精准打击等提供支撑 。 (参与采写:缪培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