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世道多么昏暗,也不要对世界失望,要与人为善
----无论世道多么昏暗 , 也不要对世界失望 , 要与人为善//----
大多数人从小接受父母的教育是要自己待人真诚、诚实守信、做一个善良的人 , 但是父母肯定都明白世道的复杂与人心的险恶 , 为什么父母不直接教自己的孩子怎么样去更好适应社会呢?
在问答软件上有一个人问我:“善良的人为什么总是受欺负 , 是告诉我们都做恶人吗?”在看到问题时我能感受到她那时心里的愤怒、委屈、失望 , 她已经在心里种下念头:明天起我一定要做个恶人 。 可是她会变成一个恶人吗?应该不会 , 与人为善 , 心肠柔软之人 , 心境一定如钢铁般坚韧 , 在苦难之中撑着自己那份看似愚蠢的善意 。
她告诉我说 , 这一定是教育出了问题 , 不然哪会有这么恶的世道 。 我们从小到大 ,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 , 都在告诉我们为人为善的种种准则 , 看似这些规矩不适合复杂的世道 , 但我们每个人却都已经把它作为衡量善恶的标准 , 行善而不知为善 , 作恶而自知是恶 , 这就是教化的最大功劳 。 我一直认为人性本恶 , 而行善之人则把这些规矩作为了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 , 心中的恶意则会被这些规矩牢牢束缚 。
世间复杂 , 为善一事 , 说着容易实则很难 。 世事复杂 , 良心精诚 , 当相悖的两物碰撞在一起时 , 后者往往就得付出些代价 , 在一番挣扎要继续做个善人之后 , 就要自受那些代价 , 能不能承担的住 , 就要看心境是否坚韧了 。 有的人所受磨砺多 , 心境愈发坚韧 , 遇到真正的大事时 , 能够勇敢的站出来;有的人越磨心境那块铁越薄 , 最后四分五裂 , 这就需要个人与所处环境的调节了 。
从小父母不告诉我们世事险恶 , 或许就是给我们一颗恶意已经被束缚住的本心 。 我们长大后 , 亲身经历那些世事、人情、“规矩”、“道理”后 , 也许会觉的好人没有好报 , 但是最终仍会选择当一个好人 , 自己愿意默默承受着那份后果 , 坏人混的再好那也是坏人 , 那终究是不对的 。
当我们给予世界善意后 , 如果没有得到善意的回报 , 甚至只有恶意 , 仍能够不对这个世界失望 , 这样的我们才是这个世界的希望 , 不是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