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施用粪肥:许多养殖户向鳝池施粪肥,但由于鳝池水体小,施粪肥极易败坏水质,诱发疾病,如此“改良水质”是得不偿失 。
6、不植水草:水草能为黄鳝防暑降温,净化水质,没有水草的鳝池无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养殖黄鳝也难以成功,或难实现高产量高效益 。
7、选错饲料:黄鳝属底栖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应投喂动物性饲料或全价配合饲料,有的养殖者却用麦麸、菜饼、豆渣、米饭、青菜等植物性素食饲喂黄鳝 。
8、频繁换料:许多养殖户因饵料无保障,常改换饵料种类投喂 。实际上黄鳝饲料应有一定的稳定性,突然改变饲料种类,黄鳝难以适应而拒食,会影响正常生产生长 。
黄鳝适合在什么条件下养殖?
黄鳝生长适宜的水温是15℃-28℃,水温低于15℃时影响黄鳝摄食,低于10℃以下鳝鱼完全停止摄食,进入冬眠状态,水温超过28℃,黄鳝的摄食量也会下降,高温期间应采取措施降低水温 。黄鳝从春后到入冬前,是生长的旺季,要加强管理,喂足喂好,定时定量,使鳝鱼能加速生长 。对吃剩的饵料,要及时清除 。秋肥冬壮的黄鳝是第二年春发的条件和保证,因此,在入冬前,一定要喂足饲料,一旦入冬,必须将养殖池的水放干,并用稻草覆盖,厚度以不使黄鳝窒息死亡和不致于低温而冻死为度,春后再适时复水 。
黄鳝的常见病症有哪些?
养殖黄鳝是目前很普遍的一个项目,但是由于黄鳝大规模养殖时个体很类似,一些病症很难发现,所以建议大家另外准备一个方便观察的池子,用来治疗发病的黄鳝 。亲农网今天就给大家来介绍几种容易发现的病症 。
1、痉挛病
痉挛病发生的原因多因为供氧不足引起的,所以在发现这种病症的时候要减少当前池子的数量并增加供养机 。病发症状为进食不积极,其次身体呈现不规则形状,会撕咬自己的身体,摸起来很僵硬 。解决方法为立刻减少当前池子数量,并往水里添加抗菌素等药物,发病体进行隔离养殖,避免传染 。
2、烂尾病
这是受伤的黄鳝很容易出现的病症,一般分为寄生虫和细菌感染两种 。变现症状为初期会长时间浮出水面,尾部颜色开始变化、充血 。最后尾部会溃烂 。一般这时候就要及时更换水源,避免更多的黄鳝感染,处理方式为在饲料中投放一定量的土霉素混合喂养预防,发病体捞出单独养殖并二氧化氯浸泡一段时间消毒,在喂养溃疡平等药物治疗 。
3、肠炎病
这是一种高传染、死亡性高的病症,一般发现后,整个养殖池都要用生石灰液及时消毒 。表现症状为整体颜色黑化,头部尤其明显,肚子开始变大,并伴有一定的圆型红斑,挤压是头尾均会有血溢出 。治疗方法一般用磺胺胍混合饲料喂养1周以上,同一池子的其它黄鳝最好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大蒜喂养,这样能有效的提高黄鳝抗肠炎病的能力,达到预防效果 。
4、坏血病
这个多因为水质长期为更换或者水质恶化引起的 。有发现这样的病症的就要知道池子里面要进行清理、消毒、换水了 。通常表象为身体各部位出现不均匀充血情况,腹部开始变红肿,嘴巴会不时的排放出血水,且血水颜色偏暗 。这个一般勤劳的更换水源,然后定期消毒基本就不会出现 。
通过以上的一些病症我们可以看出养殖黄鳝对于更换水源和消毒非常的重要,因为黄鳝大多的病症都是因为这些原因 。所以大家养殖黄鳝不要怕麻烦,因为一旦出现病症就很容易造成批量的死亡情况,大大损害大家的经济效益 。
- 为什么家里不能有龙的图案 没有龙为什么有属龙的
- 黄鳝池塘生态养殖技术有哪些
- 韭莲是什么花 韭莲为什么叫风雨花
- 有哪些人不适合吃黄鳝呢?
- 乌龟一直挠缸 乌龟为什么不停挠缸
- 养殖黄鳝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 经常吃黄鳝到底有什么好处?
- 新加坡虾皮工资为什么那么高?有哪些机遇?
- 马尔济斯犬为什么吐舌头
- 一般孕妇到底可以吃黄鳝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