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闲话丨现实并不全部是“岁月晴好”( 二 )
石嫣说:“2006年-2008年 , 我们跟温铁军老师读研 , 大量到乡村调研做课题 , 产生大量对三农的思考和问题意识 。 2008年 , 我去美国明尼苏达一个CSA农场参与式研究实习 , 种了半年地 , 真正放空自己 , 思考人生价值和未来方向 , 土地和食物改变了我 , 也给予我力量 。 程存旺因为本科读了《中国农民调查》 , 从工程管理专业转到农业专业 , 并在硕士二年级办理了休学一年去支农 。
【老俞闲话丨现实并不全部是“岁月晴好”】2009年 , 我回国正好人民大学在海淀区建立了一个产学研基地 , 我就申请去了基地 , 创办了当时国内最早的一个CSA市民农园 , 程存旺也在这个基地里休学工作 , 我俩在这个时候开始谈恋爱 , 我们的客户包括自己来农场租地种菜和配送到家两种 , 从第一年的54个到2011年的800多个 , 当时也引发了大量的社会关注 。
2009-2011 , 我们两个在此期间翻译了三本著作 , 其中包括《四千年农夫》、《分享收获社区支持农业指导手册》、《慢钱》 , 从文化反思到跳出常规后如何实践 , 再到对农业社会、经济、生态的系统思考实践 。

文章图片
图1/2
(石嫣和程存旺 图片来源于“分享收获农场”公众号)
2011 年 , 我俩在农场结婚办了有机婚礼 , 我博士毕业后到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做博士后 , 同时通过五年吃菜众筹30万元创办分享收获有机农场 , 这是我们自己创业 。
2014年 , 我博士后出站 , 全身心投入农场的运营 。 2015年 , 程存旺通过天使投资 , 自己创业“好农场” , 希望为广大CSA农场提供农场管理平台 。 2020年 , 好农场开始转变思路为地方政府、城投公司、地产的农业项目做规划、设计、运营并进一步根据温铁军老师的三级市场理论做乡村资产的运营平台 , 目前在福建、广东、安徽等地有项目 。 2022年 , 分享收获十周年 , 基本形成了一个300亩农场的良性循环 , 北京基地像是“黄埔军校”不断孵化新农人 , 并为新农人提供后续技术、销售的服务 。
总之 , 我们两个人虽然目前负责不同公司 , 但都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实现乡村建设的理想 , 在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下 , 将我们十多年研究实践的积淀去服务三农 。 ”

文章图片
图2/2
(图片来源于“分享收获农场”公众号)
因为最近我也在接触农业和农产品 , 所以就和他们对接上了 。 他们也希望通过我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分享农场的发展模式 , 所以我答应他们做一场直播连线 , 并帮助他们推销一下产品 。 他们也建了网络商店 , 但是还没有打开局面 。 周六晚上7点我到达农场 , 先和石嫣做了一场直播连线 , 谈谈她做农业的体会 , 然后又进入他们的直播间 , 一起推销他们的农产品 。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售卖 , 卖出去了接近七万元的蔬菜和粮食 。 因为他们的平台是新平台 , 流量不是很大 , 算是一次不错的开端 。 帮助这样有情怀 , 并且十年如一日坚守的新农人 , 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
除了帮助分享农场进行直播带货 , 我在周三晚上还自己做了一场以售卖我读过的历史书为主题的直播 , 共六种不同的书卖出去了六千多本 。 周五晚上又到东方甄选直播现场串场 , 和员工一起售卖了接近百万元的农产品 。 东方甄选在一步步发展起来 。 我对他们的要求就是脚踏实地 , 步步为营 , 稳健发展 , 最后超越期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