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怎样肥水有什么原则?( 三 )


因为经过肥水的虾塘,在水色和透明度都适合的条件下,存在大量浮游动物,只要用大于或等于30目网纱在池边轻轻一捞,倒到透明玻璃杯内,加水稀释,就可以清楚地看见许多密密麻麻的浮游动物在游动 。
幼虾最喜欢吃这些浮游动物 。这些浮游动物具有不饱和脂肪酸,是幼虾最优质饵料 。一般水深1.5米,每亩放5万尾虾苗的虾塘,在放苗后15-20天内,不用投饲料,幼虾都正常生长 。
四、水质追踪
有些南美白对虾养殖户认为,放虾苗前进行肥水,是为了培养浮游动物给幼虾吃 。开始投人工配合饲料,对虾不再吃浮游物,改吃配合饲料,水色和透明度并不重要 。更有甚者认为,水越清,水就越干净,水质就越好,这更是大错特错 。
须知,肥水最重要作用之一,是增加氧气 。池塘通过肥水,改变了水色和透明度 。而水色和透明度主要是由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透明度就越低 。浮游植物的作用,是能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浮游植物越多,则放出的氧气就越多 。凡养过虾的人都知道,天气好,不下雨,虾不容易发病 。相反,若是阴雨天,特别暴雨、大暴雨或台风天气,虾最容易发病 。
虾发病原因很多,最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以上天气来临时,浮游植物光合减弱,供氧量自然减少 。据报道,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含量占海水池塘溶氧收入可达91.3%-100%,是池塘中氧气的主要来源,而大气的扩散作用在池塘溶氧收入中仅在5.3%-7.8% 。
同时,浮游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又吸收池内丰富的无机盐类,是池内生物链的重要环节 。因此,浮游植物是稳定虾池生态环境的核心,是保持池塘生态平衡的主力军 。
广东新会市大鳌镇著名养殖户伍福根有600余亩虾塘,他从实践中认为,透明度在8-13厘米时最好,这也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在这样虾塘养殖的南美白对虾、颜色鲜艳透明,弹跳力强 。而透明度在50厘米以上的虾塘,养殖的虾往往红须、红尾、弹跳力也不如前者 。
有些南美白对虾养殖户不认识以上调节水体透明度的重要性,往往错过调节水质的时机,给对虾养殖带来损失 。广东珠海斗门一养殖户养殖一个10亩塘的南美白对虾,在放苗后十余天,水突然变清,可清楚地看到幼虾在池底游动,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对此还很高兴,说虾苗活力好,成活率高 。
但笔者当即指出,应立即施肥、改良水质、培养藻类,否则会引起严重后果 。但该南美白对虾养殖户不以为然,还以为是吓唬他,不采取措施处理 。事后第三天,笔者接到该南美白对虾养殖户电话,说有发病虾出现,有虾停在池边 。这是由于水中缺少藻类,导致缺氧,引起对虾产生应激反应的结果 。事后尽管采取措施处理,但损失还是不少 。
及时处理水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水色刚开始变淡,立即施肥时,施用的肥料很少,水色很快就恢复正常 。相反,迟半天、一天、甚至更长一些时间,全池水都变清,花的代价就更大,施肥量也大增,增加开支,更不合算 。
在养虾过程中,最常出现的不正常水色有两种:一是突然变清看到池底;二是变浊水,呈乳白色 。引起原因主要是天气突变,或是缺氧,浮游植物大量死亡;或是浮游动物暴性繁殖,大量摄食藻类所致 。
处理方法如下:如果是水突然变清,应及时排走10-20厘米水,再加进10-20厘米水;如果隔离虾塘水质好,对虾生长也正常,可接3-5厘米高度的水过来 。这些措施可补充藻种,方便肥水 。抽完水后,应立即施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