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厂商为何扎堆儿盯上了折叠屏?( 二 )
那么在2021年这个时间档口 , 手机厂商们为什么都纷纷扎堆推出了折叠屏?
实际上 , 从2012年京瓷发布KS8000——折叠手机初具雏形开始 , 折叠屏行业几经发展 , 在华为、三星等厂商的持续推动下 , 折叠屏手机经历了数年的迭代优化 , 相关技术逐渐成熟 , 进入到了规模产品化的成熟阶段 。
一方面是技术本身准备就绪 , 另一方面是手机市场格局在2021年迎来较大变化 。

文章图片
图1/4
2021年 , 国产手机厂商们纷纷瞄准了高端化 , 在参数之外 , 比拼产品体验 , 方案优化 , 以及如何突破高端 , 避免同质化竞争 。
在折叠屏之前 , 手机厂商们经历了游戏、影像和芯片等领域的竞争 。 在这其中 , 芯片是足以和对手拉开差距的决定性因素 , 但需要更长期的投入;而除去芯片之外 , 游戏、影像的方案 , 已经逐步下放到很多中端手机产品上 , 想支撑手机走向高端?确实需要一个新的东西 。
折叠屏的出现 ,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个需要 。
一台折叠屏手机 , 也确实是手机公司技术含量的体现 。
以OPPO Find N手机为例 , 刘作虎在接受采访时称 , 一部OPPO Find N的铰链的成本就已经高达100美元 。
在铰链方面 , OPPO Find N采用的是中国自研的精工拟椎式铰链 , 在实现贴合的同时可以多角度无级悬停 , 基本实现了无缝隐痕折叠效果 。
荣耀赵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折叠屏这个品类的解决方案现在已经有很多 , 行业当中你拿一个 , 只要是要求不高都可以 。
比如折叠屏幕的另一关键技术“柔性屏” , 其中折痕的表现也成了比拼折叠屏手机的关键 。
在折叠屏普及的过渡期 , 三星在屏幕技术上确实算是绝对的王者 。 第一代折叠屏被“吐槽”最多的就是折痕的表现 , 他们基本上使用的是CPI(无色聚酰亚胺)塑料材质 , 而后续随着三星在屏幕玻璃盖板上的发力 , UTG(超薄柔性玻璃)成了旗舰的标配 , 后者在表现性能上更好 , 透光度高 , 耐磨耐热 , 但研发技术难 , 成本高 , 技术和相关供应也主要掌握在三星的手中 。
值得一提的是 , 三星今年也开放了UTG相关的技术 , 更多的公司可以量产UTG的玻璃 。 这也成了折叠屏在2022年可以产品规模化的关键 。
刘作虎称 , OPPO Find N是第一个水滴铰链加UTG玻璃的折叠屏产品 , “这两个加一起才能做到无缝隐痕 。 ”相比传统的折叠屏 , 它拥有更强的抗穿刺能力 , 耐用性增强 。
目前市面上的大多产品在使用后均存在“折痕”现象 。 小白测评视频截图也显示目前在售几家折叠屏在深度使用后的“折痕”状态 。

文章图片
图2/4
一加中国区负责人李杰也对品玩表示 , 折叠屏未来的竞争点 , 是在折叠的结构上怎么样做到屏幕无折痕 , 做的缝隙更小 。
如何告别炫技
2021年折叠屏行业最有趣的一个说法是:买折叠屏不是为了打开合盖使用 , 而是为了证明我有 。
这也揭示了折叠屏产品在用户侧的问题:让折叠屏告别“炫技” , 如何真正让用户用起来 , 成为了有具体使用场景的产品 。
“解决方案虽然多 , 但是要求高的话 , 把这种开合的体验要做得非常好 , 那就不一样了 。 ”赵明也谈到了内屏使用体验的问题 。
折叠屏普及的另外一个关键在于软件生态 。 李杰认为 , “折叠机未来的制高点或者关键的竞争点 , 是在软件的体验和服务上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