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第一段原文 将进酒原文多少字( 三 )


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 , 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 。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 , 美酒斗十千”之句 。古来酒徒历历 , 而偏举“陈王” , 这与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开 , 他心目中树为榜样的是谢安之类高级人物 , 而这类人物中 , “陈王”与酒联系较多 。这样写便有气派 , 与前文极度自信的口吻一贯 。三国诗人曹植在《名都篇》中描写洛阳饮宴时说:“归来宴平乐 , 美酒斗十千 。”曹植被称为才高八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天下才有一石 , 曹子建独占八斗 , 我得一斗 , 天下共分一斗 。”) , 尽管身怀利器 , 抱负不凡 , 却在政治上受到来自亲哥哥魏文帝曹丕的打击 , 郁郁不得志 。“陈王”曹植于丕、睿两朝备受猜忌 , 有志难展 , 亦激起诗人的同情 。一提“古来圣贤” , 二提“陈王”曹植 , 满纸不平之气 。此诗开始似只涉人生感慨 , 而不染政治色彩 , 其实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 。诗情所以悲而不伤 , 悲而能壮 , 即根源于此 。
刚露一点深衷 , 又回到说酒了 , 酒兴更高 。以下诗情再入狂放 , 而且愈来愈狂 。“主人何为言少钱” , 既照应“千金散尽”句 , 又故作跌宕 , 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壮语:即便千金散尽 , 也当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毛色作五花纹的良马)、“千金裘”来换取美酒 , 图个一醉方休 。这结尾之妙 , 不仅在于“呼儿”、“与尔” , 口气甚大;而且具有一种作者一时可能觉察不到的将宾作主的任诞情态 。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 , 此刻他却高踞一席 , 气使颐指 , 提议典裘当马 , 几令人不知谁是“主人” 。浪漫色彩极浓 。快人快语 , 非不拘形迹的豪迈知交断不能出此 。诗情至此狂放至极 , 令人嗟叹咏歌 , 直欲“手之舞之 , 足之蹈之” 。情犹未已 , 诗已告终 , 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 , 与开篇之“悲”关合 , 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 。这“白云从空 , 随风变灭”的结尾 , 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 。通观全篇 , 真是大起大落 , 非如椽巨笔不办 。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 , 却五音繁会 , 气象不凡 。它笔酣墨饱 , 情极悲愤而作狂放 , 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 , 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 , 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 , 同时 , 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 , 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 , 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此外 , 全篇大起大落 , 诗情忽翕忽张 , 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 , 回应篇首 , 如大河奔流 , 有气势 , 亦有曲折 , 纵横捭阖 , 力能扛鼎 。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 , 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 , 既不是刻意刻画和雕凿能学到的 , 也不是草率就可达到的境界 。通篇以七言为主 , 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 , 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 , 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 , 丹丘生” , “五花马 , 千金裘”) , 节奏疾徐尽变 , 奔放而不流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