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养鹅技术有哪些?( 二 )


又名鹅流行性感冒,是由于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全身性或呼吸道传染病,分为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两种,高致病性禽流感对于鸡鸭鹅具有极高的致病性,还会对人产生较大的威胁,要引起高度重视 。而低致病性禽流感对于种鹅会产生一定的死亡,还会导致产蛋率明显下降并很长时间不能恢复,严重时鹅群停止产蛋,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
【大棚养鹅技术有哪些?】预防方法:在种鹅开产前注射禽流感疫苗,之后每4-5个月免疫一次,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环境卫生 。
2、小鹅瘟
小鹅瘟在种鹅上发病率极低,主要发作在雏鹅身上,是雏鹅的主要疾病之一,而且对于种蛋和雏鹅的安全性有明显的影响 。
预防方法:在种鹅开产前15-20天,可以进行小鹅瘟疫苗注射,但是不宜在产蛋期注射疫苗,如果种鹅免疫时间超过4-6个月,产出蛋孵化出雏鹅保护力度不足,可以在雏鹅出壳2-3天后进行免疫工作 。
3、鹅副粘病毒病
此病为病毒性疾病,雏鹅至种鹅都可发作,发病是鹅的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拉出黄白色或者绿色的稀便 。将病死的鹅解剖会发现脾脏和胰腺呈现灰白色坏死灶,消化道黏膜有坏死、溃疡的症状,对于种鹅产蛋影响极大,严重时正常死亡 。
预防方法:种鹅应该在产蛋前3周进行免疫工作,在产蛋期用鸡新城疫四系疫苗5倍量饮水,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定期用抗病毒药预防 。
4、大肠杆菌病
此病和鹅副粘病毒病一样,从雏鹅至种鹅皆可危害,对种鹅危害较大,母鹅在产蛋后,部分母鹅会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不愿运动、喜卧等症状,有些还会出现站立不稳,头向下弯曲,腹部膨大,排黄白色稀便,最后脱水而亡 。有些病鹅会自然康复,但是不能恢复产蛋,公鹅严重者会失去交配能力 。
预防方法:发生大肠杆菌病主要和环境卫生不良有关,所以预防时要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公鹅在传播此病起重要作用,所以在配种期间要对于公鹅逐个检查,发现有问题的一律淘汰 。
六,养鹅需要几个月出栏?
养鹅一般需要2~3个月出栏 。养鹅在合理的时间出栏可以缩短了投入到产出的时间,能加快了资金的周转,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但由于鹅的品种不同,其出栏的周期也不同,通常小型鹅种60~70日龄体重2.5~3千克、中型鹅种70~80日龄体重3~4千克、大型鹅种80~90日龄体重4~5千克以上即可出栏 。
七,一只成年鹅有多少斤?
鹅品种不同、月龄不同,体重也不同,小型鹅的公鹅体重为3.7~5.0公斤、母鹅3.1~4.0公斤,如太湖鹅、乌棕鹅、永康灰鹅、豁鹅、籽鹅等 。中型鹅的公鹅体重为5.1~6.5公斤、母鹅4.4~5.5公斤,如浙东白鹅、皖西白鹅、溆浦鹅、四川白鹅、雁鹅、伊犁鹅、莱茵鹅等 。大型鹅的公鹅体重为10~12公斤、母鹅6~10公斤,如狮头鹅、图鲁兹鹅、郎德鹅等 。
八,发展养鹅有哪些风险?
1、养殖骗局:各种各样的骗局、超出市场价一倍或两倍的价格买进鹅苗,从交钱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这批鹅要赔钱,养好了少赔钱,养不好多赔钱 。
2、技术风险:养鹅要注意养殖技术方面的问题,不会养导致死亡率高,疫病防治不到位,再好的价格没有鹅出售也是要赔钱的 。
3、管理不善:喂鹅的饲料营养过好过坏及养殖的周期长短就决定鹅的生长态势与饲养成本,如果设计的不合理可造成巨大损失 。
4、市场风险:行情是无法控制的,但是市场销售要研究好,如销售时间、品种行情等问题,把这些因素安排好养殖风险会大大降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