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养鹅技术分别有哪些?( 二 )


6,合理的光照
一般光照时间13~14小时就可满足鹅产蛋、配种的需要 。
7,饲喂全价配合饲料
产蛋种鹅每千克配合日粮含代谢能为10.3~10.7兆焦,粗蛋白16%~17%,钙磷比为2.5~3:1 。配合日粮应以优质青绿多汁饲料和精饲料为主,同时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实行自由饮水,自由放水 。为提高种鹅的产蛋量和种蛋受精率,应以全价配合饲料喂种鹅 。
8,搞好疫病防治
对本地区的常发疾病一定要进行疫苗接种或药物防治,要做到每天打扫圈舍1~2次,每隔半个月用百毒杀等对鹅无害的消毒液对鹅舍及运动场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 。饲料中应定期投放一些广谱抗菌药物 。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出种鹅场,场内的工作人员进入鹅场前也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 。
五,鹅场消毒的常见误区
1,误区一
不发疫病不消毒 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传染源的病原体 。传染病的发生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 。在家禽养殖中,有时没有看到疫病发生,但外界环境已存在传染源,传染源会排出病原体 。如果此时没有采取严密的消毒措施,病原体就会通过空气、饲料、饮水等传播途径,入侵易感家禽,引起疫病发生 。如果此时仍没有及时采取严密有效的消毒措施,净化环境,环境中的病原体越积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疫病蔓延流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家禽消毒一定要及时有效 。具体要注意以下三个环节:栏舍内消毒、舍外环境消毒和饮水消毒 。家禽消毒每周不少于3次,环境消毒每周1次,饮水始终要进行消毒并保证清洁 。
2,误区二
消毒后就不会发生传染病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虽然经过消毒,但并不一定就能收到彻底杀灭病原体的效果,这与选用的消毒剂及消毒方式等因素有关 。有许多消毒方法存在着消毒盲区,况且许多病原体都可以通过空气、飞禽、老鼠等多种传播媒介进行传播,即使采取严密的消毒措施,也很难全部切断传播途径 。因此,家禽养殖除了进行严密的消毒外,还要结合养殖情况及疫病发生和流行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免疫接种,以确保家禽安全 。
3,误区三
消毒剂气味越浓效果越好 消毒剂效果的好坏,不简单地取决于气味 。有许多好的消毒剂,如双季胺盐类、复合磺类消毒剂,就没有什么气味,但其消毒效果却特别好 。因此,选择和使用消毒剂不要看气味浓淡,而要看其消毒效果,是否存在消毒盲区 。
4,误区四
【大棚养鹅技术分别有哪些?】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类消毒剂 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类的消毒剂,会使细菌、病毒等产生耐药性,给以后杀灭细菌、病毒增加难度 。因此,家禽养殖户最好是将几种不同类型、种类的消毒剂交替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