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广州酒家 酒馆“拼多多”上市( 二 )


16-22%,租金成本(使用权资产+短期租赁租金,后者主要是员工宿舍)占比为 12%-17.4% 。
数据来源:海伦司招股书、华创证券
同时,公司的净流动负债也在不断攀升:2018年到2020年,海伦司的净流动负债分别为6580万元、9820万元、1.68亿元 。
如此资金压力下,此前一直坚持不融资的海伦司终于在今年2月,接下了投资者伸来的橄榄枝,获得3300万美元的融资,以弥补负债缺口 。根据招股书,海伦司计划到2023年将门店数量扩充至2200家 。但公司的资金储备是否能够承担如此扩张野心,还需观望 。
03 行业厮杀加剧
不论是咖啡馆、餐饮店还是小酒馆等线下门店,终极目标几乎都是要为用户提供情感空间 。这意味着,在卖咖啡或酒等之外,为用户提供文化、精神或社交体验 。这在星巴克的“第三空间”理论中已经得到了不错验证 。
不过,相比咖啡馆,小酒馆所面对的是一个限制较强的场景,迎合的多是“夜生活”和“慢生活”,这往往意味着较低的翻台率,这成了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
同时,由于海伦司出于成本考虑避开了中心地段,公司在引流方面需要更多发力 。
近几年,为了“收割”年轻人这一核心用户,海伦司在推广年轻人社交文化花了不少力气 。在抖音上,公司开辟了“情感小短剧”、“Helen’s可乐桶”等吸引年轻人的活动 。而在营销方面的发力,导致公司的宣传推广费用从2018年的520万元攀升至2020年的1540万元 。
除此之外,公司还正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安信证券报告显示,受益于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中国酒馆数量的增长,中国酒馆行业的总收入由 2015 年的约
844 亿元增加至 2019 年的约1179亿元,复合增长率为8.7%,预计2020-2025 年CAGR 为 18.8%,
不过,看好酒馆市场的不仅仅是海伦司 。近两年来,酒馆行业正迎来不少跨界竞争者 。比如,豆捞坊、呷哺呷哺和湊湊等火锅品牌开始或尝试酒馆主题装修,或在场景中结合更多酒文化;2020年上半年,老乡鸡华南首店在深圳开业,白天做快餐,晚上变酒吧;西贝酸奶屋尝试啤酒夜市;鼎泰丰北京太古里店则开启了专业侍酒师驻店等 。
不仅如此 。咖啡和新茶饮品牌也在入场 。比如,星巴克2020年4月在上海外滩开了首家酒吧,奈雪酒屋BlaBlaBar则开启了快速扩张 。
当餐饮大佬们集体盯上“餐+酒”赛道,海伦司此前一直引以为傲的连锁优势还能保持多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