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探寻磐久服务器M系列研发之路( 二 )


今天 , 数据中心的算力需求和2014年已完全不同 。 这几年来 , 陈义全和其研发团队一路向前 , 如今已拉通业务、产品和硬件研发三线团队 , 基于前端客户对云原生业务的需求分析 , 以及最新的服务器架构和芯片的潜心打磨 , 最终落地阿里云磐久服务器-M系列 。
如何让业务更加简单 , 整个算力资源更加弹性和快速 , 整个基础设施或者整个业务运行更加稳定 , 这正是阿里云一直追求的 。 而做到这一切 , 则需要打造适合云原生的服务器、网络以及数据中心 , 大幅提升计算和存储效率 , 实现云原生所需的极致弹性和性价比 。 作为云产品的基础底座 , 过去几年 , 阿里云基础设施团队通过自主研发持续重构软硬件之间的系统接口 , 部件和整机系统 , 打造最高效的服务器和网络基础设施 。 聚焦到服务器技术领域 , 阿里云基础设施走过了小型机、行业标准服务器、规格定制服务器和自研云原生服务器这几个时代 , 最新的磐久服务器-M系列则是目前云原生时代最新的服务器技术实践之一 。
如何设计最高效的服务器硬件系统和CPU以获取最佳的处理能力和高能效比 , 是业界自研服务器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 但这对于阿里云来说反而是最大的优势 。
阿里云在自研云原生服务器和定制处理器上具有很长的历史积累和技术沉淀 。 首先 , 基于云计算对云服务器和处理器的要求 , 阿里云联合业内主流处理器供应商开展了多代的处理器定制 , 获取了基于业务场景的远高于主流处理器的价值收益 。 其次 , 阿里巴巴百万级在线服务器规模 , 有各种应用场景下的性能模型和成本模型 , 而丰富的业务场景 , 如弹性计算 , 云存储 , 大数据及分布式系统等方面积累了海量的性能数据和历史问题总结经验 , 这些数据沉淀为云原生服务器和处理器的设计提供了系统架构和微架构的指导 。
穿刺未来 , 全自研基础设施部署
厚积薄发:探寻磐久服务器M系列研发之路
文章图片

(2021云栖大会磐久服务器发布现场)
【厚积薄发:探寻磐久服务器M系列研发之路】今天 , 阿里巴巴丰富的业务场景和客户需求对云计算技术基础提出了极致性能和高能效的要求 , 而阿里云磐久M服务器发布则为全栈云基础设施填补上了最基础的一环 。 通过将服务器架构、软硬件协同、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等基础软硬件能力有机结合 , 并通过阿里巴巴上层纷繁复杂的业务场景锤炼 , 必将为用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云计算资源和更易落地的云服务解决方案 , 为客户创造价值共同成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