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需要更多、更加先进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 ”青岛港安全环保科技部部长于守水表示 , 青岛港充分发挥资源、平台优势 , 研发智慧防疫管理系统 , 对人员管理、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医疗废物等重点环节“一体化”管控;通过自动化消杀清洗设备、智能化无人闸口、电子上杆等新技术应用 , 减少作业现场病毒传播风险;打造船舶作业数字签证、“船理同屏”系统实现与船方无纸化交付 , 减少人员接触……
“更好统筹港口发展和安全生产 , 需要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都不出纰漏 , 利用科技提升港口安全管理效能 。 ”张保华说 。
此外 , 青岛港还通过建设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 , 强化对网络的分级保护和大数据监测 , 及时有效地探查系统安全隐患和漏洞;加快5G重点区域覆盖 , 全港已经建成5G基站129个;建设电力智能调度指挥及监测系统 , 提升港区电力系统监测信息分析、预警以及排障能力 。
加氢像加油一样方便
2021年12月29日 , 青岛港前湾港区加氢站建设项目启动仪式举行 , 这是全国港口首个氢燃料电池汽车充装示范运营项目 。 此次开工建设的加氢站是青岛港在前湾港区和董家口港区规划布局建设的加氢站之一 , 设计日加氢能力1000公斤 。 计划2022年完成一期日加氢能力500公斤加氢站的建设 。
加氢站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给氢能源车“加油”的地方 。
“2019年我们进行氢能源卡车路试的时候 , 用槽运车加注氢 , 一辆车加满要一个小时 。 未来加氢站建成后 , 一辆车加氢只需要5分钟至10分钟 。 ”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洋介绍 。
近年来 , 青岛港加快推进建设绿色低碳港口 。 2019年 , 青岛港完成了氢能源卡车在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首次正式投入实景测试运营 , 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成为氢能源集卡车运行应用的码头 。 2020年 , 青岛港又以自动化码头为依托 , 在全球首次实现氢燃料电池在轨道吊上的应用 。
当前 ,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 , 实现高效节能、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港口 , 已成为青岛港发展的必然选择 。
为了逐渐实现减碳目标 , 青岛港在能源转型和清洁能源利用上下足功夫 , 充分挖掘光伏发电潜力 , 引进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技术 , 研究推进仓库、雨棚屋顶光伏改造 , 推广安装光伏发电设备 , 全港光伏年发电量可达100万千瓦时;投资1.5亿元 , 先后完成15套变频岸电和69套接电箱建设 , 码头岸电泊位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探索LNG冷能、风能、潮汐能应用场景和技术 , 在大港港区、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建设LNG加气站;引进电动集卡车队 , 引导更新LNG车辆超过400辆 , 港区LNG车辆占比超70% 。
如今 , 青岛港港口能源结构越来越优化 , 风电、光伏等非化石能源占发电总量的比重不断提升 , 为实现港口健康可持续发展 , 加快打造国际领先智慧绿色港口奠定了基础 。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刘 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