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音乐融资7.5亿元( 二 )


“最先试水数字专辑的是周杰伦、Bigbang等知名歌手 ,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粉丝都特别有购买力 。”在业内评论人王毅看来 , 数字专辑刚兴起 , 只有粉丝黏性高的歌手才能尝试 , 把对偶像的忠诚度转化成专辑销量 。
可随着时间推移 , 数字专辑的行业形态悄然变化 。从去年底开始 , 李志在网易云音乐平台推出《在每一条伤心的应天大街上》 , 赵雷发布《无法长大》 , 好妹妹乐队也在近期上线新专辑《实名制》 。一些非偶像型歌手独立音乐人 , 以及一些分属摇滚、民谣等小众门类的歌手也开始尝试付费数字专辑 。同时 , 帮助新人发表数字专辑 , 也成了各大互联网音乐平台及音乐厂牌扶植新人的重要举措 。一时间 , 数字专辑有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态势 。
“可是据我观察 , 独立音乐人或音乐圈新人数字专辑的销量和偶像歌手没法比 。”《新音乐产业观察》创始人陈贤江理性地认为 , 虽然有越来越多有话题度、并非偶像型的歌手涉足数字专辑 , “但从销售量来说 , 他们真的不是主流 。”网络数据显示 , 赵雷在网易云音乐独家发布的《无法长大》 , 以20余万张的销售数字在独立音乐人中名列前茅 , 而周杰伦在各平台上线的数字专辑《周杰伦的床边故事》 , 仅在QQ音乐平台的销量就超过112万张 。“就像经济学中说的长尾 , 数字专辑的头部相当大 , 有鹿晗、李宇春、周杰伦等偶像;而尾部很小 , 比如一些民谣歌手 。”陈贤江认为 , 这是典型的“长尾效应” 。
不过 , “长尾效应”尾部虽小 , 体现的却是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 , 而扛起这面“差异化”大旗的 , 多数都是90后 。据了解 , 在目前的付费数字专辑领域 , 90后、95后成为市场主力军 。“几十年前摇滚、民谣的音乐门类还没分开 , 但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 , 不光有摇滚、民谣 , 还有电音、二次元等各种音乐门类 。”王毅说 , “他们强调个性、注重选择 , 还愿意为之付费 , 这也是数字音乐有前景的表现 。”
本文"网易云音乐融资7.5亿元,独立音乐人将获推广"为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27349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