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里巷之一
历史上珠江三角洲广府民居的所有类型和样式,遍布于“鱼骨”各处 。如早期建造的蚝壳屋、泥屋,后期的水磨青砖屋,房屋布局包括三间两廊、直头屋、明字屋等 。就造型而言,则有镬耳山墙、人字墙 。龙津街的镬耳大屋是村里保存最好的镬耳大屋 。位于玉带河畔的朝议第(也称“永思堂”,本村人称“花园”),建于清道光年间,原是私宅,以设有花园而美 。倘徉村里,三步一回头,即见古朴青砖,高耸山墙,小巷人家,恍惚在另一个时代,另一种时尚里 。这实在是很大的惊喜 。

文章插图
永思堂
但最能让人驻足的,仍是高大森严的祠堂 。这些大型建筑,是那个时候全村人的荣耀,不但可以光宗耀祖,还代表着一族的财富以及在村中的地位 。在大岭村,保存得最好的祠堂都属于陈氏所有,包括两塘公祠、显宗祠、陈氏大宗祠等 。
两塘公祠是现存最为古老的宗祠,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为陈氏八世祖祠 。它最大的特色在于三面墙身全部用硕大的蚝壳混杂泥沙砌筑而成 。有人估计,那些高达九尺的厚重墙体,总共镶嵌了10多万枚蚝壳 。

文章插图
两塘公祠正面(上)和蚝壳墙(下)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的显宗祠,当地人称“桥头祠”(因在龙津桥桥头处),建筑宽敞,结构为三进两天井;装饰富丽,岭南特色的砖雕、木雕、灰塑各司其职;檐枋宏大,上有多组如意拱承托飞檐,两端的栌斗雕成金狮,气势逼人 。最特别的是,其正门左右石鼓墩上雕刻有垂卷发、抱着金元宝的西洋番奴像(类似的雕刻也见于龙津桥),据说这是在朝廷任礼部主客清吏司郎的村人返乡后所刻,为明代与西方存在交往的见证 。

文章插图
显宗祠的硬山顶
两塘公祠和显宗祠的高耸的硬山顶屋脊上都有鳌鱼灰塑 。以鳌鱼为饰在珠三角地区的古建筑中很常见,或许与亲水图腾有关系 。

文章插图
显宗祠正门
陈氏大宗祠是纪念陈氏开村始祖的祠堂,为今人重建,祠中的“柳源堂”匾,指明了陈氏一族的发祥地——江西泰和柳溪古巷 。
当然,水乡村落若没有小桥流水,成荫古榕,那就如缺了酱料的白切鸡一样无味 。作为画龙点睛的一笔,龙津桥成为村中的标志性的景观 。这座一墩两孔的石拱桥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是村民往返玉带河两岸的主要通道 。这里古榕垂荫,凉风习习,是村民平日纳凉、闲聊的场所 。

文章插图
龙津桥,两个孔洞间有分水脊,可分水和防船撞
古代女性的历史侧影,在村里也有遗留 。比如“贞寿之门”石牌坊,比如姑婆屋 。前者四柱三门楼,由清光绪帝批建于1893年,以褒赏官至文林郎的陈达华妻蔡氏、妾冼氏二人守节,抚孤成名,且寿长百岁 。这是一个时代伦理观的凝固标识 。姑婆屋则是珠三角自梳风俗的见证 。对于这种女性“不嫁”的习俗,今人多视为中国女性自我觉醒和独立之始 。但那些自梳女年轻时照顾家人,自己养活自己,年老则抱团而活,个中悲苦,只有姑婆屋知道 。
- 兰州风水宝地 武汉东湖风水宝地在哪里
- 状元风水宝地 黎塘县民间风水宝地在哪里
- 阳宅风水宝地的朝山讲解 风水宝地双凤朝阳详解
- 住宅风水宝地图片 大龙湖风水宝地图片大全
- 风水师说不能养狗 风水宝地可以养狗吗
- 什么样的风水宝地最好 花都风水宝地在哪里啊
- 标识导向系统设计品牌广告语
- 横县六味村风水宝地 大化岩滩风水宝地
- 火形山风水 广州火炉山风水
- 莲花地风水宝地的好处 出水莲花风水宝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