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加强针志愿者中广谱中和抗体特征 。
数据显示 , 接种三剂新冠灭活疫苗志愿者针对野生型(WT)病毒、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几何平均半最大中和滴度(GMT NT50)分别为253.9、77.8和15.4 。 与野生型病毒相比 , 对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半最大中和滴度平均分别降低了3.3倍和16.5倍 。 60名志愿者中有3名对奥密克戎的NT50滴度小于8 。 也就是说 , 接种三剂新冠灭活疫苗志愿者对奥密克戎的中和抗体血清阳转率为95% 。
然而 , 他们在研究中提到 , 目前更值得关注的是两剂接种方案对奥密克戎感染的有效性 。 在两剂接种组中 , 与野生型(WT)病毒相比 , 对德尔塔的NT50滴度为6.6 , 降低5.1倍 。 值得注意的是 , 60名志愿者中没有血清样本对奥密克戎的NT50滴度大于8 。
文章图片
代表性抗体广泛而有效的中和作用的结构基础 。
这些结果说明 , 接种2剂灭活疫苗对新冠突变毒株的中和能力较差 , 接种第3针灭活疫苗可提升体内的中和抗体滴度 。 不过 , 对奥密克戎突变株的中和抗体滴度仍较低 。 研究团队认为 , 他们的数据与之前的观察一致 , 即三剂灭活疫苗接种可增强对SARS-CoV-2变异株的中和广度 。
研究团队还挑选出4株抗体进行进一步的结构生物学分析 , 其中XGv347(II类抗体)与XGv289(IV类抗体)这两株抗体对包括奥密克戎在内的所有关切变异株均具有极强的中和活性 。
他们还确定了这些抗体和奥密克戎刺突蛋白的相互作用 , 并识别出了刺突蛋白的一个突变G446S , 该突变对一类结合该受体结合域的抗体有更强抵抗力 , 是一个关键的逃逸位点 。
结构比较表明 , XGv347类似于一种对若干种新冠病毒变异株有效的中和抗体(A23-58.1) , 而且和另一种中和抗体(S2K146)靶向的表位(抗体结合位点)相似 。 值得注意的是 , S2K146对其他乙型冠状病毒支系B(即sarbecovirus亚属 , 新冠病毒所属的一组病毒支系)病毒有效 。
这项研究通过进一步实验还表明 , 具有代表性的广谱中和性抗体治疗对小鼠的贝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具有高度保护作用 。
文章图片
中和性抗体治疗对小鼠的贝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保护作用 。
研究团队认为 , 该研究证明 , 三剂疫苗接种方案在目前的大流行下是合理的 。 同时 , 识别和鉴定同一区域抗原表位的抗体进行分类 , 不同类别的抗体可组成鸡尾酒疗法 , 用于预防及治疗当今流行毒株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毒株 , 也或有助于开发对乙型冠状病毒支系B的通用疫苗策略 。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466-x澎湃新闻首席采访人员 贺梨萍
【灭活疫苗对奥密克戎效果如何?中国团队《自然》发文】(采访人员 贺梨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