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经济的本质是流量经济稀缺的产物( 二 )


看衰理由四:网红IP商业化变现能力有限
另外,再说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罗胖的罗辑思维,其2015年拥有530万微信订阅号粉丝,假设1.5亿收入都是卖书的(其中2000多万是会员收入),单本书均价30元,500万本书,人均不到一本 。一年50期,每期10万本,每期1000万点击,1%转化率 。按一个长达40分钟的推销广告来说,转化率是非常低的 。看的多,买的少,其实也没有那么多脑残粉 。
另外,跟服装相比,图书还是一个相对好做的品类,没什么库存积压风险,不会有供应链的难度,没什么退货风险 。通过独家包销,还可以保证绝对的差异化货品竞争 。尽管如此,2015年罗辑思维在530万忠实粉丝、目标精准用户的基础下也就1.5亿的收入 。只能说,是一个很好的小而美的生意,还谈不上什么规模化的商业模式!
看衰理由五:网红IP成本高涨
就如我文章一开始说的,该网红电商的直接流量成本仅0.5%,随便问一些做服装的电商,基本20%都是很正常的,而省下来的都是利润 。然而微博已经开始雁过拔毛了,怎么可能让你们轻松赚钱,自己就图个热闹,so,马上限流,粉丝再多也没有用 。
另外,网红也要扩大影响力,也需要购买粉丝,虽然都不精准 。最大的问题在于,一下子涌入太多的玩家,都希望做网红IP商业化的生意 。原来屌丝草根,一下子变成了香饽饽,流量成本蹭蹭蹭的暴涨 。之前0.5%的流量成本,现在就可能是5-10%,甚至更高,一下子从流量蓝海,瞬间变成红海一片 。也就是说,大量玩家杀入这个市场主要理由是不存在的 。
反过来说,微博见钱眼开,也找不到什么好的赚钱场景,“大搞限流”竭泽而渔,很有可能自己快速地把网红经济这一波给掐死 。那么丢掉了“网红经济”这个概念,微博股价还能持续高涨吗?半年前我告诉二级市场的多个基金朋友,买买买,现在很多券商在鼓吹,合适的时候可以卖了 。
网红经济成不了主流,但不妨碍草根“网红”方向创业
首先,网红应该是更偏向于对人群消费购物决策构成影响的意见领袖,是具备持续生命力,而不是昙花一现 。大部分的网红,只能说是草根大V,并非意见领袖 。我合作的也有数个大号,我虽无意进入网红圈,但也建有TOP微信商业化群,累计大概有三千万左右粉,发现不同大号有不同属性,在商业化变现时,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
如果谈及购物属性的意见领袖,应该首推“什么值得买”,上面聚合了数以万计专业意见领袖、购物达人,沉淀优质内容,应该更有价值 。年前,好友隋国栋低调拿到华创1亿投资,京东同事那昕加盟挂帅CEO,现在,“什么值得买”成为当下网红经济风口最牛公司 。
虽然,我不认为“网红经济”会变成主流的商业模式,但作为一个好生意,相对门槛较低,于草根创业者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有意在这个领域发展的,建议做有专业门槛而不是靠露肉炒作的 。
术业有专攻,在每个细分领域机会众多,做“网红”什么时候都不晚,与脸无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