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是马云 马云养“闲鱼”( 二 )


与之对应的,则是一个个特立独行的社区,它们利用信息网络将青年们连接成集群,赋予他们众筹感、仪式感、温度感、卷入感,让他们在认知盈余、商品盈余的复杂世界里,找到话语权、认同感的方向 。“闲鱼”以这样的方式拥抱社群,才有今天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而随着社区运营链条的迅速延伸,不仅极大提升了闲置商品、服务流动的效率,更带来前所未有的用户连接 。自此,连接打基础,互动有过程,最终得数据,高频率、多维度的数据越用越多,用户体验能借机不断优化,同时,结合友军的“芝麻信用”、淘宝交易评价,社群玩家得以“有信用而立”,社区便能“有驱动前行”,这样,后者不必设立繁复的管控规则,社区活性不受限,天然地接近自主与自由 。
基于此,闲鱼上的90后“包租婆”小林才肯拿下14套“民宿”,将它们租给各种客人,让顾主们设计求婚、拍摄私照、打造主题Party、玩转直播、带着父母一起过周末……消费由“NEED(需要)”向“WANT(想要)”再向“VALUE(有价值)”完成三级跳,大家一起愉快地“搞事情”,共赴有趣的高潮,治愈成年的无聊 。
如此,社区才能持续地卷入新老用户,对应中国的生活气息,世相百态,成为社会诸多场景的网上写照,从而粘合一切人间情怀,不断扩张、稳定自己的社会包容力 。此外,这一切也给阿里带来多样化的“基因”,使它从流量运营变成用户运营,从用户运营变成社区运营,做好商品、服务的搬运工 。
毕竟,中国正逐渐走向更细分多元的“唯我”市场,对于阿里而言,闲鱼的存在,使其拥有更多渠道的消费者洞察,能提供更加走心的体验,形成新的业务模式,吸引更多消费者,念念不忘,才有回响 。
正如《反脆弱》一书中所说,在这个多变又速朽的时代,与其徒劳地预测“黑天鹅”什么时候带来什么样的威胁,不如让体内形成一种抗脆弱机制 。要知道,蜡烛无法预测风什么时候来,即使能预测,也与事无补,因为风中的蜡烛没有“抗脆弱性” 。同样是火,野火不会因为大风而像烛火一样被吹灭,火势反而会因为风来而旺盛和蔓延 。无疑,闲鱼正是这股野火,而马云真的需要它 。
本文"马云养“闲鱼”,要用“鱼塘”承包四海八荒的青年"为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26968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