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环城山风水 中山市南外环金字山风水( 二 )


关于灵龟负书的两种说法洛书古称龟书,是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其甲壳上有此图象,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 。关于洛书的来源,《周易·系辞上》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

中山环城山风水 中山市南外环金字山风水

文章插图
灵龟负书
“河图洛书”在流传的过程中,正史一般载“禹治洪水,得赐洛书” 。如《汉书·叙传》言:“河图命庖,洛书赐禹,八卦成列,九畴逌叙 。世代寔宝,光演文武,春秋之占,咎徵是举 。告往知来,王事之表 。”《后汉书·五行志》载:"禹治洪水,得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 。" 。《论衡》中亦有:“夫圣王起,河出《图》,洛出《书》 。伏羲王,《河图》从河水中出,《易》卦是也;禹之时,得《洛书》,《书》从洛水中出,《洪范》九章是也 。故伏羲以卦治天下,禹案《洪范》以治洪水 。”的记载 。
中山环城山风水 中山市南外环金字山风水

文章插图
灵龟负书与洛书
【中山环城山风水 中山市南外环金字山风水】大禹治水神龟驮“洛书”献大禹 。治水成功,天下九州 。则是《尚书》中所言之《洪范》 。
在其他书籍中,流传比较广泛的则是仓颉得灵龟负书的传说 。如《河图玉版》载:"仓颉为帝(又一说仓颉为黄帝史官,并有"史皇"之称),南巡狩,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援之" 。《外记》云:"颉有圣德,生而能书 。及长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之水,灵龟负图出于水中,仓帝受之,遂究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园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之灵,指掌而创文字,造为六书 。书成龙藏鬼哭,以有文字恐人书之故也 。天为雨粟雨金,以其浅天地之秘也" 。另有《策海·大书》载:"仓颉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仓帝受之,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
中山环城山风水 中山市南外环金字山风水

文章插图
仓颉造字与灵龟负书
关于“仓颉造字与灵龟负书”的记载,有阳虚之山、元扈(或玄扈)之水、洛汭等地名 。
洛汭:水北曰汭 。洛汭,位于洛水的下游,洛水入黄河处;另说玄扈之水入洛河处 。
而关于“阳虚之山、玄扈之水”则有两种说法,一是在今陕西省洛南县,二在今洛阳市洛宁县 。
那么阳虚之山、玄扈之水到底在何处呢?后世《水经注·洛水》中载:
洛水出京兆上洛县欢举山,
《地理志》曰:洛出冢岭山 。
《山海经》曰:出上洛西山 。又曰:欢举之山,洛水出焉,东与丹水合,水出西北竹山,东南流注于洛 。洛水又东,尸水注之,水北发尸山,南流入洛 。洛水又东得乳水,水北出良馀山,南流注于洛 。洛水又东会于龙馀之水,水出蛊尾之山,东流入洛 。洛水又东至阳虚山,合玄扈之水 。
《山海经》曰:洛水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是也 。又曰:自鹿蹏之山以至玄扈之山,凡九山 。玄扈亦山名也,而通与欢举为九山之次焉 。
故《山海经》曰:此二山者,洛间也 。是知玄扈之水,出于玄扈之山,盖山水兼受其目矣 。其水迳于阳虚之下 。《山海经》又曰:阳虚之山,临于玄扈之水,是为洛汭也 。
《河图玉版》曰: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 。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即于此水也 。洛水又东历清池山,东合武里水,水南出武里山,东北流注于洛 。洛水又东,门水出焉 。《尔雅》所谓洛别为波也 。洛水又东,要水入焉 。水南出三要山,东北迳拒阳城西,而东北流入于洛 。洛水又东与获水合,水南出获舆山,俗谓之备水也 。东北迳获舆川,世名之为却川,东北流,注于洛 。洛水又东迳熊耳山北 。《禹贡》所谓导洛自熊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