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污染事件 核污染食品侵袭中国( 二 )


而在2015年和2016年,跨境电商平台纷纷以拿下日本品牌为自己平台背书为荣,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对日本品牌的监管 。
在315晚会上,执法人员表示,据他们调查,跨境电商是这些核辐射区食品流入国内的主要途径,主要是通过保税区的仓库销售以及海外直邮两种形式 。目前的政策是,产品进入保税仓时,不需要经过检验检疫,基本上处于空白监管范围 。通过这种方式,产品再销售给消费者时,是没有经过国家检验检疫部门进行食品安全检验检疫的 。
而据腾讯科技了解,一般贸易中海关会根据质检总局的通关单予以通关,通关单是产品得以进口的关键要素之一,但在跨境电商,无论是直邮还是保税仓模式中,对通关单都没有硬性要求,也就是不太明确的灰色地带 。
去年408新政实施后,跨境电商遭受了严重打击 。仅仅两个月后,财政部关税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使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逐步适应监管要求,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设置了过渡期,在2017年5月11日前(含5月11日),对上述10个试点城市经营的网购保税商品“一线”进区时暂不验核通关单,暂不执行化妆品、婴幼儿配方奶粉、医疗器械、特殊食品(包括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的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对所有地区的直购模式也暂不执行上述商品的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 。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数据,2016年,质检总局对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口的玩具、纸尿裤、服装和餐厨具等消费品开展了专项质量抽查,共抽查1013批,检出安全项目不合格415批,不合格率为40.9% 。
但也有观点认为,除了跨境电商监管不力之外,国内外标准口径不一也有可能造成这种结果 。比如电子产品在国内销售要有3C认证,但跨境电商的商品可能没有这个认证而是有原产国的认证,这个商品被查到的话也是属于不合格的范畴 。
由于跨境电商只对进口地点有要求,对生产地点没有任何要求,而在通关单方面又被暂缓检验,仅靠商业道德的约束,很难让跨境电商对被消费者广泛认可的日本食品做更严格的产地回溯 。
本文"核污染食品侵袭中国,跨境电商错在哪儿"为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26501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