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智能物流会是怎样( 二 )


要使物流能够高速运转,标准化很重要 。这一块还存在着问题 。比如说托板,托板是最基本的单元,我们中国现在是两种标准并存 。欧洲标准是1.2米×1米 。但仍然有很多企业要用1.1米×1.1米的托板 。
我们的搬运系统也有很多问题 。信息化建设是我们中国物流发展最核心的问题,但是很多企业不知道怎么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只是慕名买到一些世界上最先进的信息系统,不知道这对业务的支持非常弱,不知道应该先理顺自己的流程,然后再去买系统 。
谈到电商,大家看到电商发展规模带来快递业的飞速发展 。这样子的发展速度,欧洲人跟不上,也想像不到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菜鸟物流在建最基础的设施 。针对电商的快速发展,针对快递行业所要运输的包裹总量,我们必须有应对措施 。而信息化打通,这是第一步,是最关键的一步 。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是规划问题 。德国人在规划方面有他们独特的文化优势,从大的网络、区域网络,甚至到最后一公里配送路线的优化,都会做得非常严谨 。他们也有一些自己的软件来去支撑这些优化 。比如说Fraunhofer有两个大的软件支撑它的体系 。在为奔驰车做欧洲整车网络优化时,他们把45个库优化成30个库,整车运输成本降低了20% 。
网络建设首先是信息网络的建设,还有一个就是在物理网络上大家资源共享的问题 。这个方面,我们中国企业是有自己的短板 。欧洲人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比如一家中小企业组成的联盟,每家企业服务的范围就是几百公里,甚至一两百公里 。但是他们连接起来之后,就可以把整个欧洲覆盖了 。我们中国也应该走这条路,大家建立一个联合的网络,通过分享去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
我一直希望看到铁路网络建设 。现在我们完全靠公路运输,遇到雾霾问题、交通拥堵问题,我们应该学习欧洲人 “滚动的国道”,把远程卡车放到铁路上去运输 。甚至我们城际之间小轿车的运行,都可以放到滚动的国道上,实现高效、绿色的出行 。
最后一英里,在技术方面,我们应该去投入研发的 。中国在新技术领域应用是有优势的,因为我们胆量大,我们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欧洲人在技术研发方面速度是快的,但是他们的应用速度是不如我们的 。比如Fraunhofer 研究的24小时自动服务塔,好几年前就研究出来了,还没有应用 。这种配送机器人,自动服务塔的模式在中国是有研究价值的 。
物流信息系统和智慧供应链平台的建设是非常关键的内容 。实际上信息系统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流程,是一步步升级的过程 。大家可能想拿到什么技术就可以成为工业4.0,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工业4.0也是逐步升级 。信息系统也是逐步发展,从传统的中新信息系统变到分散智能、整体网络式云端的信息系统 。
物流系统以制造为平台,我们要把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完全连接起来 。在这里电商的平台是非常核心的,因为电商是我们的信息触点,可以获得客户的需求 。现在有好多中国制造企业也已经放到电商平台上,让客户做个性化的定制 。
智慧供应链平台更是要在云端,我们一定要把整个产业链打造到一个大的平台上去 。这里的共享不光是说生产企业,更主要的是服务商集成,为同一个云端提供服务 。
德国人在建设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这个系统是建立在大数据云端的支持之上 。没有大数据支持就不能建立规则,没有规则就做不了智能决策 。智能决策系统将来会对我们的工业、经济有巨大的影响 。德国人正在这方面加紧投入,提出来“软件德国制造” 。他们甚至提出来,即使中国有制造机器人的能力,但是整个平台部分和控制部分要在德国手上掌握着就足够了 。信息平台和控制部分的价值将达到70%以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