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正确运用朝代、年代、世序三者间的关系编纂世系 单单从一本家谱研究世系,往往难以发现问题 。过去修谱,照抄老谱,迷信上祖传下来的不会错,所以,不会去考虑那么多 。现在集数百上千部吴氏宗谱于一室,进行“合编一致”,就有对照比较的条件了 。纵横左右,都要进行比较,容易发现世序悬殊,不相适应的矛盾,就突出了 。这正是编纂《吴谱》世系,运用朝代、年代、世序三者间必须相适应的法则,加以控制的结果 。是保证所编世系和世序能接近于比较精确合理的重要手段 。我们在此着重谈少微系及其相关的部分世系,以及宣公系下的不相适应矛盾,概述其部分研究经过 。少微支的世序问题: 遍及皖、赣、鄂等多个省区有名的少微公一派,发祥之地安徽休宁(古新安),创谱于唐元和8年(813) 。虽祖源前部接自夫差系,但谱系中后部记载反映的主要是季札征生系 。在同一新安系类型谱记载上,关于少微公世序的定位,有多种形式,有少微公的58世、59世、60世、61世、62世和63世,还有64世等多种 。在运用朝代、年代、世序的研究推理下,终于得出了较好结论 。今概要说明步骤如下: (一)以谱系界公认的泰伯41世孙吴如胜,定为世序可比较的起始线 。(二)吴猛约生于260年,世序为47世,新安系世序为50世 。(三)吴安诚(又名诚)生宋后废帝元徽元年(473) 。世序56世 。新安系世序为51世 。根据所列资料分析,41世吴如胜至47世吴猛,约相距160年,间隔6世,平均每世26.5岁,47世吴猛至56世吴安诚,相距约213年,间隔9世,平均每世23.7岁,这是考证资料 。新安系谱分析,吴如胜至吴猛,间隔8世,平均每世17.8岁 。吴猛与吴安诚是父子关系 。一世之差超过200岁 。以历史资料,结合谱系资料分析研究比较,新安系谱载吴如胜至吴猛,多3世 。故而吴猛50世所处相应朝代已进入东晋后期,与历史也不符 。吴猛与吴安诚父子年龄之差,怎会超过200岁,除了同名之外,没有别的理由可作解释,显然是吴猛至吴安诚之间,断代缺失较多,这已不用怀疑了 。为进一步说明问题,以泰伯63世孙吴若远与吴少微作对照分析,吴若远生约580年,吴少微生663年 。如果吴少微世序是58世,那么,吴少微虽晚于吴若远80年出生,却反长于吴若远5世,以每世25年计算是125年 。加原有出生年之差80年,两者之差相距200多年 。他们之间在38世与吴汉是同爷爷,以后才分支的 。到唐代初,年代相距600年 。无论如何,两者之间年龄之差不会达到200年 。因此,根据汇综各方资料,结合前面谱系中的缺失断代,予以推理核算,吴少微世序准确定位63世,与吴若远世序63世同 。这是比较合理恰当的,也符合少微生于唐初,功成名就于唐中期的历史相一致 。与泰伯60世孙文蔚同祖的少微、良材、吴嘉、吴白等支,是以后才分支别派,各自繁衍生息,各派原有谱系上,同样是新安类型谱系格式的反映 。如今随着少微系世系和世序的落实定位,相关各派也随之同时得到落实 。今己得到了有关本系各宗亲的理解和共识 。吴白系是江西永修地区一大支,后裔有20万之多 。吴白在唐末五代时由四川洽州入迁永修为始祖,谱载吴白是泰伯64世孙,传至今是泰伯96世 。今运用朝代、年代、世序三者间关系,来检验吴白谱载世序的可信度,是否与三者间关系相适应?今吴白既生活于唐末五代,其世序不可能仅是64世 。衍传至今1100年中,也不可能仅传32世(平均每世34岁) 。既不符合人类繁衍规律,又与当今泰伯传世的平均值110世相差太多 。所以,我们对吴白谱系作了一番考证研究 。首先,是吴白世序已到唐末,定位已不准,估计缺少5世,约是69世左右 。谱载吴白与吴宽是父子关系,查相关资料,发现父子年龄之差竟超过140岁 。可知,中间至少断缺4世以上 。仅此两者相加,就已增补9世了,余者有否再缺就可见一斑 。宣公系下世序和年代的矛盾归属于重道系下的宣公支 。宣公世序的正确定位应是69世,已得到确认 。宣公下传三子纶、经、绍,再传其孙宏、宥、华、福……等 。三代间的出生年代和所处朝代,及世序间三大关系是基本相适应合理的,应予肯定 。但是,从宣公的第四代起,有违常情的矛盾,就层出不穷 。其中吴宣三子纶、经、绍中,除次子经传世至今已110余世外,余二子纶、绍均矛盾较突出 。如吴宥与其子坤二的年龄相差70余岁,第四代坤二与第五代泰甫、吉甫、兴甫之间父子龄差也在70岁以上,矛盾十分突出,更为突出的是74世四六至75世吴源,一世之差超过200年,72世坎一和其子73世省三,一世之差竟有397年,69世吴宣至75世吴三(谱载由福建汀州迁广东梅县为始祖)7世之间竟是400余年 。所以,吴宣系统下的好多家谱,自泰伯衍传至今,世序仅在90余世,其原因也就不难清楚了 。但是要认真查清这些问题,难度较高,且又复杂,需要投放较大力量,进行研究查证 。宣公谱系,大多创于明代中后期,列世祖名,生卒年月大多残缺,失考不详 。各地同系宗谱又互相转抄,谬误雷同,似是而非,不一而足 。正是谱系无据,谱载有误,对理清世系,理顺世序,都不是轻易之举就能解决的 。这是重道主干系部分,宣公支普遍存在问题的主因 。
- 龙华公园塔叫什么名字 龙华寺风水
- 怎么从室内处理屋顶渗水 家中屋顶漏水风水
- 北京城修建风水 北京城的风水解密
- 开放式的厨房风水上要注意什么
- 松柏木命五行缺失的风水改运小妙招
- 最好的风水阳宅图 如何寻得好风水大师
- 博山篇 博山看风水的大师
- 迁坟有什么忌讳 风水学栏目迁坟忌讳什么属相的人
- 著名风水图片大全 风水地带图片大全图解
- 风水地理分针要诀 风水地穴几点出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