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购的兴起 代购也是一种新零售( 二 )


他谈到,电商发展到现在,天猫、京东这些公信力很高的大平台也会出现很多负面问题,包括假货,所以找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代购是更直接的一种购物方式 。而且,跨境电商能做的商品,代购都能做,但代购能做的商品,跨境电商却不一定能做 。
目前,跨境电商大多数还是做标品,很难做个性化的、长尾的商品,比如服装、鞋帽、饰品、非主流大品牌的化妆品等,而代购却能很好的补足这一块 。
除此之外,代购相对跨境电商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是,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更快 。
“跨境电商在海外找到货源,然后集货、运回国内保税区,再做前端的销售,整个链条是很长的,从开始选品到消费者可以下单大概要2个月时间 。而代购因为人在海外,消费者有需求就可以做实时采购,再空运回国,反馈用户需求的这个流程大概为2周甚至更快 。”
杨青林指出,代购和跨境电商合起来也只占整个中国进口市场很小的一部分,在这个很小的份额里面去看两个细分行业谁多谁少没有意义 。跨境电商可能抢走了代购一部分的生意,但代购行业要做的不是去把它抢回来,而是去更大的市场里找机会 。
据杨青林介绍,洋姑妈上线的第一个月(去年4月),平台上排第一的代购商家下单了4万元,到现在最高的一个月下单金额在60-70万元 。一年前平台上大部分代购的下单金额在1-2万元,现在1万个代购中,每月下单金额超过5万的有一大半 。
“不少代购都表示,现在他们可以把精力集中在销售和开发客户上,利润率和销售额都有明显提升 。所以,至少从我们接触的代购来看,生意并没有那么不好做,而是上升的 。”
代购的前路是一种个人新零售
不管是最初的“人肉代购”,还是现在的经销化代购,本质都是帮用户买到他想要的国外商品 。而由于多元化消费终端的分布,必然追求成本更低的市场铺货效率 。
“海外仓的商品市场周转期平均是国内仓周转期的1/3,带来销量增长30倍 。”杨青林向小编表示,关键在于如何用尽可能低的成本和尽可能短的链条把海外的货销往中国 。
但是,在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大供应链爆品+B2C”模式下,海外商品入境渠道单一、品牌推广成本高,精准用户渠道获取成本高,也无法实现个性化需求匹配产品 。
“而代购就像微商一样,成为每个人身边的商品获取的新入口 。这也是一种新零售、新渠道 。它不再是原来的中心化模式,需要消费者去某个购物中心买东西,而是分散到很多很多的小团体里面,再由一个个的小个体去发散 。渗透度和效率是远远高于中心化模式的 。”杨青林谈道 。
由于代购逐渐经销化、社交化,它的渗透度又再次扩大 。比如,洋姑妈平台虽然目前只有1万多个代购商家,但其终端消费者却遍布全国各地,包括西藏、新疆、内蒙古这些相对偏远的省份 。
“因为从事代购行业的人、在海外生活的华人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所触达的人群也分部在全国各地,而且往下还会开枝散叶 。”在杨青林看来,这是传统的网络零售模式(一对多)解决不了市场深度的问题 。
此外,杨青林还以一个“造爆品”的案例来说明代购行业的市场驱动力 。
“几周前,我们美国仓选了一个品牌名为contigo的儿童水杯套装,这个商品很多电商平台都在卖,但一直不温不火 。我们谈好一个货源之后,就通过代购渠道去推,把利润压到最低,准备好充足的货量 。一个星期之后,这个商品在美国市场基本处于断货状态 。这并不是我们卖出去的,我们只卖了很小一部分(一天3000多套),是它在国内市场造成一定影响后,有大的电商平台和跨境供应链商家花高价钱去国外‘扫’货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