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发媸的一篇文章怎么做到1千到10万+( 二 )


说到这里可能差不多就可结束这个问题了 , 但我要强调一个很老的论调 , 真的是「你的时间、你的心用在哪里是看的见的」 。今天凌晨 , 我在看到知乎的这个提问之后第一时间做了个简单的标题党内容出来:
内容呢 , 也是很抖机灵的用了徐老师的一句话「做好内容是没有捷径的」 。
但很快就发现有人在此基础上 , 为我提供了更用心的、对徐老师的研究分析 , 比如研究徐老师勤奋 , 跟知乎的用户互动 , 几乎每一条留言都回复了 , 而且保持着自己一向黄而不脏、蠢萌的基调 , 感受一下这份用心 。
部分知乎网友的评论:
徐老师深情款款的回复:
知乎是一个很丰富的话题库和智慧发源地 , 新老媒体都会在这里找选题 , 抛开常规的杂志、出版社不提 , 甚至连目前正当红的那档严肃的辩论节目《奇葩说》都是在知乎挖掘话题 。徐老师的很多灵感与素材 , 有部分也是来自知乎 。
她关注的都是什么人呢?
她在知乎上 , 回答了些什么问题?
徐妍在知乎上的个人主页:
在徐老师还没有爆红之前 , 她是不是也有很多困惑?
公众号深夜发媸从去年3月开始推送文章 。
一开始文章质量中等偏下 , 风格混乱 , 有私人生活经历随感 , 也有一些评论和杂文 。阅读量在800-1000左右 。甚至还有一些 , 不知所云的影评 , 典型的文艺女青年上身 。
后来 , 徐老师集众人智慧 , 开始写出一批高品质的推文 , 入《绿茶婊速成指南(干货)》 , 做的是豆瓣语录集成 , 阅读量当时在4K+ 。
第二点就是徐老师原创内容开始有了比较固定的风格 , 私人生活的影子变少 , 增加了普适的情感内涵 , 考虑到了用户的体验 , 告别单纯的自嗨阶段 。
如这篇写朱生豪情书的推文 , 当时阅读量到了15K 。
第三点我们可以看到徐老师在提供全民夜间精神YY之后 , 还勤奋地跟自己后台用户互动 , 并将这些内容呈现出来 。这些无厘头的Q&A无一不体现着徐老师骚而不羁的才情 。
有研究者认为( 看到这句话有没有倒吸一口霾):
这类文章奠定了「深夜发媸」主笔人徐老师与众粉丝深度交互 , 共同节操碎一地的主基调 。然后 , 徐老师再接再厉 , 选题贴近本国青年男女婚恋生活 , 开篇深度提取中心思想 , 标题也一定要挠得人心一痒一痒 。此时的发媸 , 已经很符合一个定位清晰的产品的特征了 。
甚至连广告的撰写 , 徐老师都非常用心 。最开始粉丝为能跟徐老师打情骂俏 , 也就忍了这些植入的广告 , 后来徐老师表示:努力把广告做得更好看的 。在几个月后 , 用户对广告的反应竟然是:看完广告才能安心睡去!甚至还有:本来以为今天末尾会有广告的 , 谁知道竟没有!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徐老师用心啊!徐老师把UGC的一套也搬到了广告里 , 话题肯定还是大家最爱的脸脸脸、爱爱爱、草草草 , 文案多是语录集成 。虽然常常可以看到往期头条的影子 。
但由于徐老师卖萌得当 , G点运用适时 , 而且不到最后一刻闭口不提广告所以大家反而对广告主的露出异常期待!况且最后还总有一个深度话题被抛出来 , 供大家长夜漫漫在评论区互相慰藉 , 连评论区都变成一场大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