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浅的“网红”思维终非主流( 二 )


在文化产业方面,国内的内容IP构建本属于薄弱环节,近年《大圣归来》等一系列作品的产出使该领域有了初步起色 。而网红经济的蔓延却将原本纤弱的国人IP观导向一个误区,越来越多的市场资方会认为当下网红所产出的内容或者网红其本身就等同于IP,这对整个文化经济与互联网内容生态都是极大的伤害 。长此以往,国内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与美日差距愈来愈远,既不利于内容产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亦没有实质帮助 。
由此可见,肤浅的“网红”思维并非互联网内容生产的主流航向而恰恰与之背道而驰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从人性和娱乐的角度对未来美国社会消费者的文化精神枯竭作了批判性的预警 。国内的互联网行业各方应早早引以为鉴,避免操帆驶进该类“文化陷阱” 。
同时,我们也看到正面的网红案例,其中不乏以科技、历史、军事、人文等题材的内容生产者,他们大多运用自身专业知识,以别具一格、天马行空的内容创思积累起数量不菲的受众群体,成为行业的一抹清新气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