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那些有战略性成本而产生战略性低价的特例之外,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基本现象:价格与企业的营销能力成正比 。当然,我们很难推测到底这是因为价格低而丧失了营销能力,还是因为营销能力低而不敢定高价 。
多数情况下,价格与营销能力两者呈互为因果关系,因为营销能力低,所以不得不定低价;因为价格低,所以缺乏费用支持而表现为营销能力低 。
有些企业虽然价格低,但初期的营销活动做得大 。在早期,这种做法可能迅速见效,有可能成功 。然而现在,市场门槛已经很高,这种“短平快”的打法已经不灵了 。
做市场,要求持续投入,没有长期的政策支持是很难的 。很多人在竞品短期的低价面前沉不住气,乱了方寸,被诱下水 。市场的正常现象却是:低价你方唱罢他登场,而高价者岿然不动 。
高价背后的活力
市场活跃度比价格更容易引起消费者关注 。低价产品往往是沉默的,高价产品往往是活跃的 。
在终端市场,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畅销的产品往往并非价格最低的商品,也不是品牌知名度最高的商品,而是市场表现最活跃的商品 。
在终端市场,存在“品牌相似”现象,即进入终端陈列的品牌基本上都是得到市场认同的品牌 。甚至在终端市场还存在“品牌覆盖”现象,即商业品牌(如沃尔玛)“覆盖”制造商品牌(如宝洁),也就是说,只要终端认同,消费者也会基本认同 。
在终端市场,商品很丰富,品牌认同度整体很高,谁的表现活跃,谁就更容易引起消费者关注 。消费者关注度才是消费者购买的关键因素之一 。
在中国现实的商业生态之下,被关注是需要费用的 。厂家交费,商家给你终端表现的机会 。目前,终端最常用的表现手段是促销和推广,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 。终端收取的各式各样的费用,实际上是厂家竞争终端表现的结果 。厂家舍得花这些钱,证明终端表现是有效的 。
终端活跃度除了引起消费者关注外,另外一个效果就是让消费者“占便宜” 。便宜不同于“占便宜”,当消费者问“能否便宜一点”,不要误解为只要价格低一点,消费者就会购买 。
其实,消费者这句话传达了两个含义:第一,认同产品和价格,有购买意图才想“还价”;第二,希望在此价格基础上“优惠”一点,优惠可以加大购买决心 。消费者表达的“优惠”含义,经常被误解为“便宜”,其实,优惠是“占便宜” 。
让消费者“占便宜”,实际上意味着企业有两个定价步骤:一个是显性的定价,价格通常高一点;另一个是隐性的定价,把成交价降下来 。这个过程能给予消费者“占便宜”的感觉 。
如果只有一个定价步骤,消费者不会有“占便宜”的感觉 。在终端搞的各项促销、推广活动,抛开活动主题的掩盖,实际上是为了让消费者产生“占便宜”的感觉 。那些主题,只不过是为了“师出有名”而已 。
高价的推力
新品上市,价格是认知手段 。产品建立知名度后,价格才是竞争手段 。
新品上市的价格,往往不是用于销售的,而是用于为产品定位的 。高价传递的信息本身就是一种定位 。
当然,高价不一定直接让消费者产生高品质的感觉,但低价却很容易让消费者形成低品质的印象 。
对于渠道商来说,最关注的与其说是价格,不如说是价格空间,即利润 。在现实销售中,我们看到对价格最敏感的其实并非消费者,而是渠道商、业务员 。渠道商与其说是对价格敏感,不如说是对利润敏感 。当一个渠道商要求更低价格时,他其实并不打算低价卖出去,而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毛利 。
- 劳动合同签订日期和起始日期有什么区别
- 通过看苦情痣面相了解一个人的感情状况
- 中学生偷别人的钱算不算犯罪
- 微信里取名字好听的昵称
- 经典人物座右铭 名人的座右铭集锦
- 称骨算命几两命最好 称骨几两命最好
- 想念家乡的亲人说说 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说说
- 一般债权人受偿顺序是什么
- 2019年流行个性签名
- 测一测你的未来将会是怎样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