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正式发布VR支付产品( 二 )


这便是VR的魅力,一旦被应用到一些商业化场景中,能极大地提升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体验,届时,电商如同身临其境的购物场,在线课堂好比课堂授课,网上看戏剧表演如同舞台被拉倒眼前……一旦商用场景中的VR得到普及,依附于交易之上的VR PAY便获得了更为丰富的虚拟现实场景,童玲也告诉采访人员:“未来VR PAY是否成功,取决于VR普及的场景是否丰富 。”
除了VR(Virtual Reality)以外,还有一种技术对场景也具有革命性意义,那就是AR(Augmented Reality),也叫增强现实技术 。与VR不同,AR是网页叠加到现实中 。林峰打开“码上”APP,在某咖啡厅的模拟场景中,每一种商品在“码上”的界面中都有营养成分、热量、评价等等,它同样支持虚拟环境中的支付,只要用户用支付宝的账号登录“码上”,也能实现自助购买,店员的功能变为给消费者取货 。
这样的场景很像口碑的现实版,一方面,阿里体系里的线下店越丰富将会有越多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商品与页面的叠加中,让消费者免除重新去搜索引擎里查询 。如果AR产品足够成熟,未来,我们问路将会多一种形式,通过“码上”这样的应用扫描,便可知道这栋楼叫什么,周边都有哪些商圈,根据个人喜好得到周边推荐商品(前提是要用自己的账号登录APP)等等 。
其实,AR让实体零售感受到魅力是因为前段时间风靡一时的Pokemon Go(口袋妖怪,走你),根据地图的指引,使用者来到现实,例如一些欧美的快时尚服装店,通过申请成为“精灵站”而带来客流,消费者在APP中看到不断跳跃的精灵出现在实体店,他们被这款游戏从线上引导到线下来,不断去抓取 。
但是蚂蚁金服的“码上”设计得更为商业化,跳出来的动漫不是“小精灵”,而是蚂蚁金服的标志动漫——一只淡蓝色的小蚂蚁,消费者带着自己的个人账户登录,商店的大数据与个人消费进行叠加,实体零售一直都在苦苦追求的线下数据搜集通过AR技术的孵化出现了新的形态 。
新场景技术背后的黑科技
其实总结起来,VR和AR带来的改变是人机交互界面的变革,我们熟悉了鼠标、习惯了乔布斯发明的触屏,但是VR和AR带来的交互中将会引入更多的新技术,在VR PAY进行过程中,林峰总结,除了交互更为丰富,背后的购物流程与传统电商无异 。
像生物识别技术 。由于VR是一种沉浸式体验,在封闭的环境中,如果我们不借助外设,眼睛的凝视将会让机器去解码用户发出的信息,是否愿意购买 。一旦支付页面打开,在支付宝的现有规则中,200元免密码支付,但超过200元,就可能会有人脸识别技术的引入,这个场景在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今年早些时候在汉诺威工业展上就有所呈现 。
人机交互中还有语音识别技术,消费者通过发出“我愿意”的语音,系统便会推送页面,在AR页面里,不需要用户再到搜索框里输入文字进行查找,而是发出语音指令,机器便开始计算,推送出符合要求的页面 。
蚂蚁金服F工作室的负责人林峰认为,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后,AR和VR是一种区别于前两个平台的新的计算平台,将会有更多的创新产品出现,一波围绕其上的新技术和产业会丰富这个生态 。他举例说,目前国内一些视频网站推出了VR视频,而VR视频内容是稀缺的;在电商购物中引入VR,同样也需要相应页面内容的制作,第三方的服务平台有大量的机会 。
蚂蚁金服布局VR PAY是不是为时尚早?“不一定要等到一个领域规模化了,才造出一个基础设施去拥抱这种变化,一旦虚拟现实技术得到普及,未来一定是两个场景的并存,硬件上有可能是双模式,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体验需求 。”林峰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