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58大战 58赶集阵痛不断( 三 )


58赶集合并阵痛——“去赶集化”伊始
58赶集合并后裁撤部分代理商
2016年2月1日消息,数十家原赶集网核心区域的代理商被通知其代理权到期,58赶集集团将不与之续约 。58赶集方面回应称,在与赶集合并之后,58同城需将双方业务进行整合,为保证业务的一致性与协调性,58同城选择将代理商裁撤 。
58赶集合并以来,一直在对业务进行整合 。据了解,赶集网的客服团队正在进行优化,赶集网与58同城正在进行整合 。原赶集网是以渠道为主直销为辅的盈利模式,全国4家直销城市,其余全部都是代理商模式 。与以直销为主,渠道为辅的58同城模式难以匹配,58赶集方面表示,基于整体业务考虑,会裁撤部分代理商 。
被裁撤代理商揭露巨额虚增收入
多位被裁撤的原赶集网代理商表示,在58赶集集团CEO姚劲波入驻之前,赶集网的业绩有很大的虚增成分 。招聘线和房产线作为赶集网收入的重点业务,虚增情况最甚 。
据多位代理商透露,因原赶集网的要求,他们每年都会为了拿到优惠折扣囤积合计2-3亿元的广告端口,自58赶集合并以来,已经停止囤货,一直在消化存货,但是至今尚有合计二三千万元的囤货待消化 。这些囤积广告端口的销售收入在合并时候也被划入了58赶集集团财务报表的收入部分 。
对此,58赶集集团公关部媒体经理汪宇接受无界新闻采访时表示,“基于对囤货的理解,58赶集集团并不是一个做实体交易的公司,所以并不存在所谓的囤货的问题” 。对于无界新闻追问的虚拟端口囤积问题,她并不正面回应,只是表示一切将按合同办事 。
但在代理商看来,在囤货导致失效的广告端口背后所隐藏的既有58赶集集团“去赶集化”的战略意图,同时还有作为一个上市公司最应该“忌惮”的虚增业绩问题 。
58赶集说是为了整合渠道
58赶集方面向采访人员回应称,裁撤代理商是因为原赶集网是以渠道为主直销为辅的盈利模式,全国4家直销城市,其余全部都是代理商模式 。58是以直销为主,渠道为辅的模式 。合并赶集网之后,基于整体业务考虑,需要将双方的业务进行整合,保证业务的一致性与协调性 。这是基于合并后的战略考虑,也是合并成功与否的重要内容 。
58同城渠道“去赶集化” 代理商或成联姻牺牲品
2016年7月,一则《赶集十万员工致58同城CEO姚劲波的一封公开信》,将合并仅仅一年多的58赶集再次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多位58赶集相关人士向采访人员爆料,公司内部的渠道整合依旧没有结束,陕西、秦皇岛等地的老牌赶集代理商都被原58同城代理商取代,抑或总部将权利回收改为直销 。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赶集网创始人杨浩涌出走执掌瓜子二手车,加上近期赶集网代理商与总部之间的纷争,58赶集的消化之年,将会阵痛不断,消化不良 。“去赶集化”的阵痛在近期让58赶集痛苦不堪,虽然收购当年,58赶集CEO姚劲波对两公司的合并十分乐观,但分析师表示,从双方的痛苦合并可以看到,要想做到强强并购的“1+1>2”真的很难 。
而据国内知名第三方电商维权平台“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接到的用户投诉显示,58同城为用户投诉热点,主要问题集中在通过58同城购买商品,遇问题后联系不上平台卖家 。
案例一:用户称于“58同城”客服处选购手机 退货后无法联系卖家
王女士称在58同城上选购的手机,通过客服QQ进行交易,订单号:765050534846 。
于2016年4月11日买的,4月15日收到,发现手机有一些问题,与客服进行交流,决定退货,退货地址: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胪岗镇溪尾周值英路值英售后,收件人:广文联系电话:1328861xxxx 。收货后客服与卖家联系不到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