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转型时代的三种困局思维( 五 )


第二种思维是“势能思维”
“塔”与“浪” 。你们企业开年会,如果要从李冰冰、黄晓明、黄海波三个人中选主持人,你会选哪个?黄海波,因为他身上有“势能”,因为他跨界了,他的感受非常奇特,有吸引力 。习大大去和奥巴马谈中美合作有势能,还是去吃庆丰包子有势能?肯定是后者,因为势能需要跨界,要吸引资源 。工业社会一直在造塔 。品牌就是塔,因为地基坚实,不会改变,只要有钱有时间,你就能造出塔来;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只能造浪,因为没有地形,急剧变化,我们只能像造浪机一样,罗辑思维很多举动,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我们永远不会再卖月饼和柳桃了,造浪你要搞得起,还要摁的住 。第一次赚到钱了,就要摁住再赚的念头,因为第二次就是工业化的重复;罗永浩砸了一次西门子冰箱,绝不会再有第二次,他只能和方舟子斗,再和王自如斗,用这种方式保持他斗士的姿态 。基业长青是工业时代的妄念,移动互联网时代不会再有长久的商业势能,还不如自己漂亮的结束 。造浪是为了知名度,是为了让他人来找你,利益来自其他资源,我们做了柳桃,与大佬柳传志合作了一把,现在又有几个大佬赶来跟我们谈合作 。我们办公室墙上,有一句标语“劫就劫皇纲,操就操皇娘”,只要有资源,就能造浪,没有势能,跨界协作也很难发生 。想一个营销点子不难,但持续造浪很难 。
第三种思维是“生态思维”
“钟”与“云” 。有人曾经问我,如果你不在罗辑思维了,你这个社群怎么玩下去?我说,你不就是想问假如我死了罗辑思维这个模式怎么办么 。世代传承永续经营,是工业时代的妄念 。将一个公司经营多少代,有什么意义?所有的社会都是生态的,既然是一个生态,就不是活下去,而是把基因传下去 。把自己的资源整合起来,让别人在自己的平台上创业,就是基因的一种传承 。1955年卡尔·波普尔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钟,一种是云 。钟就是内外界线清楚,用不同的零件构成,有分工,可以画出蓝图,可以不断优化,可以复制;云没有一模一样的,没有界线,内外一致,没有分工,没法复制,每朵云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罗辑思维我想坚持10年,虽然目前比较火,但我估计最多一年,市场上就会有更多的其他社区出来;我希望在社区内部找到一切有出息的人,请到平台上,我们对他进行支持,这就是基因的传承啊 。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将烟消云散 。如果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两个线索“人的延伸”和“跨界协作”用一个词代替,就是“连接红利” 。
互联网转型时代的三种困局思维内容由高级编辑整理发布,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淘宝店长,转载此文请注明 。如需查看宝贝排名监控、店铺监控、关键词分析、行业数据分析等淘宝数据分析业务请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