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相机回顾:最后一搏俞铁阶,被国人期待的神龙咋没“神”起来( 三 )


神龙 II 型最后没有能形成市场优势 , 估计主要是价格因素 , 比第一款贵了一倍 , 而同玛米亚的价差在减少 , 让人没有了购买的兴致 。 九十年代末期国内经济越来越好 , 影楼也开始挣钱 , 购买玛米亚相机经济压力不大 , 甚至成了潮流 , 神龙的空间没有了 。
而到了2000年以后 , 数码相机兴起 , 胶片相机从影楼快速退出了 , 神龙也就更没有机会了 。 时代留给俞铁阶、留给神龙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年 , 俞铁阶尽力了 , 他也是中国相机制造业最后一位让人记住的人 。
国产相机回顾:最后一搏俞铁阶,被国人期待的神龙咋没“神”起来
文章图片

有一年去上虞 , 吕童英告诉我 , 研发神龙相机 , 俞铁阶先生投资巨大 , 并没有挣到多少钱啊 。
虽然神龙680相机不算太成功 , 但是后来俞铁阶开发的神龙360度转机却非常成功 , 赢得一片赞扬 。 我看过用这种相机拍的合影 , 非常好 , 但转机使用的德国蔡司镜头(同哈苏是一款) , 而神龙680相机的国产镜头还是难以承担重任的 , 但不知道神龙转机后来销售情况 , 是否收回了神龙的成本 。
神龙680相机最后生产销售了多少台 , 不知道 , 十年前在二手市场千百元都可以买到 , 产量应该不少 。
写这篇文章时我搜了一下 , 现在卖价五花八门 , 有的标出上万元 , 而我2020年在沈阳市场看到一套机器卖了3800元 , 还是合理的 。
国产相机回顾:最后一搏俞铁阶,被国人期待的神龙咋没“神”起来
文章图片

【国产相机回顾:最后一搏俞铁阶,被国人期待的神龙咋没“神”起来】随着时间的沉淀 , 现在看俞铁阶当年开发神龙的勇气还是非常值得赞扬的 , 如果不是数码令影像世界彻底改变 , 或许神龙的结局不会轻易停止 , 他是一个敢想敢干 , 值得相机爱好者记住的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