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菌|虽说虎年将至,但别被这些谣言给唬了( 二 )


幽门螺杆菌一般寄生于人体的胃部 , 是胃内最常见的病原体 。 朱宏介绍:“人体感染幽门螺杆菌后 , 就可能会出现胃黏膜炎症 , 而这就有可能引发胃癌 。 此外 , 由于幽门螺杆菌自身的基因产物、菌体蛋白有一定的致癌性 , 这也决定了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患胃癌的几率比未感染者要高 。
他表示 , 目前我国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在40%左右 ,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 整体感染率在下降 。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愈后会复发吗?朱宏表示 , 幽门螺杆菌被彻底根除后真正再感染的几率很低 , 但如果根除治疗失败 , 幽门螺杆菌在体内的滴度很低时 , 现有的检测技术测量不出来 , 那么过一段时间就会旧“病”复燃 。
“成人根除治疗后再次感染与家庭环境有关系 , 如果家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 大家在一起生活 , 那么患者再次感染的几率可达5%;而如果家人没有感染 , 那再感染率只有4% 。 ”朱宏说 。
中国囤粮致全球粮荒?
真相:我国一直积极推行粮食去库存
近期 , 有外国媒体诬称 , 中国大规模囤粮、恶意炒作粮价 , 导致一些国家出现了饥荒 。
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晶看来 , 让中国为全球粮食危机买单 , 是一种舆论炒作 。
众所周知 , 中国以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 , 养活了近20%的人口 , 实现了人民生活从饥饿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巨变 。 这既保障了中国自身的粮食安全 , 也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
朱晶分析道 , 虽然我国进口一定数量的粮食 , 但并没有掌握第一手粮源 , 而是主要从国际四大粮商采购二手粮源 。 我国在全球粮食贸易中并无足够的话语权 , 也没有掌握粮食定价权 。 2020年以来的全球粮食价格上涨 , 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极端天气频发、全球流动性过剩、国际资本炒作等各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 。 中国作为粮食采购方 , 采购行为主要以国内实际需求为基础 , 并根据国际市场供应情况 , 采取标准的国际贸易采购行为来进行 。 再者 , 从进口结构看 , 我国进口的粮食主要以大豆、玉米及高粱、大麦等为主 , 进口小麦和大米占比较小 , 对全球小麦和大米贸易影响很小 。
“我国人口众多 , 相对充足的库存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 使我国有能力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带来的风险挑战 。 ”朱晶说 , “过高的粮食储备水平并不是我国追求的目标 , 这不仅会带来财政压力 , 也容易造成粮食品质下降和损耗 。 实际上 , 近年来我国不仅没有囤积粮食 , 反倒是一直在积极推行粮食去库存 。 ”(金凤)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