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的要点 高招办老师告诉你别把高考志愿填报弄复杂了( 五 )


下面我就描述一下填报志愿的要点:
(1)掌握政策 。建议你关注本省考试院公众号之外,把学校发的那本(有些省份分好几本)《高考志愿填报大数据》(也有叫其他名字的)大致浏览一下 。为什么说大致浏览,最前面部分的是政策解读,是针对全省所有类别考生的,与你有关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 。这一部分需要你仔细研读 。
书本后半部分的数据列表,假如有400页,与你相关的大概率不超过50页(假如你是全省排名前100,就看2页) 。这50页,建议你研读10遍以上 。
许多有心又有资源的家长,提前2、3年开始研读的,就包括2、3年前的同一本书 。书哪里有?借上届考生的呗 。
政策信息里一般有:
a、招生形势 。包括当年招生改革的一些重大举措、管理办法、本省各科类报考人数、各批次各科类招生计划数、录取比例等等 。
b、招生政策规定 。比如录取批次的划分、录取办法、优录照顾政策、录取程序、投档办法、高考体检指导意见等 。
c、学校招生章程和招生简章 。划重点了:招生章程是填报志愿必读内容,主要介绍招生规则和录取要求 。招生简章是高校为招生特意印制的宣传材料 。
d、招生计划 。这个就在你确定了目标院校后,每所学校的每个专业表里 。这个计划里很有学问,不但有专业设置的学问,更有招生数量的学问 。建议你多咨询班主任,他(她)们的经验,一定能给你贴近实际的建议 。
(2)“三知”后,紧盯“位置值”,这个最有参考价值 。举例一本,无论你的省份是9所平行院校,还是6所,填满 。我个人意见是按照冲稳保6:2:2的比例填,因为平行志愿没有第一、第二志愿之分 。
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即对同一科类批次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 。平行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志愿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高校 。比如,某考生所报志愿为A、B、C、D等几所院校,投档时,批次线上考生先按分数大排队,然后由计算机逐一检索考生志愿,如果符合A校投档条件且A校有计划余额时,则投档到A校;如果不符合A校的投档条件,则检索B校,若符合投档条件且B校有计划余额时,则投档到B校,若不符合,继续检索,直至考生所填志愿院校检索完毕 。就像打游戏,向9个瓶子依次射击,嘭,响的那个就是你的,后面的没子弹 。
6:2:2比例设置,建议你按位置值近三年平均值、近三年平均值、近三年平均值的上下15-20%考虑(这个没有固定数,只是一个建议) 。举例,山东考生,理科,20000位置值,完全可以去“冲”到最高16000的位置值 。“稳”在20000的位置值,“保”在24000的位置值 。为什么“冲”要设置6的比例呢?撞大运去呗 。给你说了是平行志愿,依次射击瓶子,干嘛不赌一赌 。记住一个词:合理梯度 。
有人说,上面这个考生,能不能去冲一下清北或华东五校?拉倒吧,别真的当游戏玩好不好,不要浪费“冲”的机会 。
档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检索该生其它志愿,从而完成对该考生的投档 。然后开始检索下一名考生,依此类推,直到完成本批次排序最后一名考生的投档 。
离一本线比较近的分数(多少算近,你自己判断,与你在选一本的学校好呢还是选二本的专业好,密切有关),看清了,这里说的是分数了,不是位置值 。你一定要把二本的平行志愿全部填满,就像研究一本一样,再去研究二本 。这时候你研读那本书的厚度可能是100页了 。别不耐烦,孩子是你亲生的,必须废寝忘食地去研读 。三本(假如你的省份还保留的话)、专科依次类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