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经营半年多就面临停业?石秀清坦言 , 主要是操作和选址问题 。 “加上我店里就只有两个员工 , 而且年龄都比较大 。 之前用的系统太先进了 , 我们理解起来也很吃力 。 每次在后台操作存货、断电时都不是很顺畅 。 ”
年龄较大的员工面对新系统有障碍 , 而有的消费者也认为频繁扫码很麻烦 。 “我们第一家开在九龙坡区火炬大道 。 消费者也抱怨过操作繁琐 , 比如每开一次冰柜都要重新扫码 。 ”石秀清解释 , “不过第一家店因为周边年轻人更多 , 接受度比较高 。 但第二家分店就不太行了 。 ”
据介绍 , 第二家店位于江北区观音桥 , “游客很多 , 可以带来一些人流量 。 但由于是闹市区 , 周边老年人会更多 。 他们因为从来没见识过 , 而且一直在扫码 , 体验感就很差 。 ”石秀清说 。
行业人士:火锅有很强社交属性 全程无人化或缺乏“温度”
行业人士如何看待无人火锅?四川省火锅协会执行会长严龙表示 , “无人火锅店的创新精神值得鼓励 , 再加上火锅的制作流程已经逐渐标准化 , 可以尝试无人化模式来节约成本 。 ”但是 , “目前这些店在技术应用上还不够稳定 , 比如消费者在扫码时是否会遇到被乱收费、程序卡顿等情况?而且24小时无人化运营是不可能实现的 , 像补货、安全保障还是需要人来完成 。 ”
另外 , 在袁小然看来 , 火锅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 。 “全程实现无人化的话会导致缺乏温度 。 亲朋好友聚在一起 , 在吃火锅时会更享受被服务这个过程 。 如果全程自己操作 , 会过于机械化 。 ”袁小然表示 , 无人火锅在前端是需要人员作为“连接点” , 否则就只是一个商业化的“自助超市” , 很难保证消费者的体验感 。
谈到无人火锅的发展前景 , 袁小然认为 , 这需要交给市场去检验 。 “除了缺乏温情外 , 自助最大的特点是便捷与体验感 , 但是这一点显然做得不够好 。 火锅的食用时间较长 ,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一直扫码拿菜、涮煮调火 , 很容易产生疲惫感 。 ”另外 , 食品安全也需要加强监管 。 “食材是否新鲜、碗筷是否定期清洗、废弃食用油脂是否回收等 , 都需要逐步加强管理 。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郑然 黄盼盼 图据网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