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此诗第一句中写飞来峰上古塔之高 , 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 , 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 , 对前途充满信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 , 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 , 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 , 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
“不畏浮云遮望眼 , 只缘身在最高层 。”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脉相承 , 表现技法极为相似 , 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 , 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 , 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 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 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 , 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 , 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 , 认识事物 。”两者都极具哲理性 , 常被用作座右铭 。
4.《题张司业诗》
苏州司业诗名老 , 乐府皆言妙入神 。
看似寻常最奇崛 , 成如容易却艰辛 。

文章插图
此诗是对张籍诗的评价 , 也是诗人自己经验的总结 。诗的前两句高度评价了张籍诗;后两句谈论了诗歌创作中“寻常”与“奇崛”、“容易”与“艰辛”的辩证关系 。是对诗歌创造经验的总结 , 也揭示了普遍性的规律 , 蕴含深刻的哲理 。
就诗歌创作而言 , 张籍的诗看上去平淡无奇 , 却淡而有味 。无华丽辞藻 , 无艰字僻典 , 无斧凿痕 , 这是平淡 , 但不是平庸 。这是淡而有味 , 是诗人着力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 , 然而这种境界并不容易达到 。金代诗人元好问评陶渊明诗的语言风格时说:“一语天然万古新 , 豪华落尽见真淳 。”宋梅尧臣《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庭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至辄书一时之语以奉呈》说:“作诗无古今 , 唯造平淡难 。”这种平淡无奇的诗 , 可细味之下便觉奇崛无比 。这种诗看似很容易 , 而写的过程却煞费苦心 , 惨淡经营 。从“豪华”到“真淳” , 从“绮丽”到“平淡” , 可能是一条漫长的路 , 不走完这条路很难写出激动人心的作品来的 。
5.《商鞅》
自古驱民在信诚 , 一言为重百金轻 。
今人未可非商鞅 , 商鞅能令政必行 。

文章插图
此诗前两句讲古代圣贤为政的风格:取信于民;后两句则对商鞅能取信于民和坚决镇压复辟势力 , 从而使得变法胜利推行的精神进一步颂扬 。这首诗不是讲商鞅变法的实际内容 , 而是讲推行变法的风格:能否赢得民众的信任 , 才是关系到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作者正是从这一角度 , 旗帜鲜明地赞扬了商鞅 。全诗以议论说理为主 , 言简意丰 , 中肯有力 。
商鞅在秦国推行了一条比较完整的法家路线 , 他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在开始实行变法时 , 为了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 商鞅采取措施 , 先“立木”取信于民 , 以严明法令 。“自古驱民在信诚 , 一言为重百金轻”二句 , 对商鞅令出必行的做法给予高度的赞扬 。商鞅开始变法 , 就遭到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反对 , 商鞅根据“法不阿贵”“刑无等级”的规定 , 坚决镇压了奴隶主贵族复辟势力使变法得以继续推行 。“商鞅能令政必行” , 就是对商鞅能取信于民和坚决镇压复辟势力使变法胜利推行的进一步颂扬 。
- 每人一首诗你会喜欢哪一首 古代名将写下流传史册的名篇佳作
- 豆浆等豆制品会增加女性雌激素,诱发妇科癌症?
- 深受古代女子喜欢的麝香、冰片为什么孕妇慎用?
- 护眼屏保手机壁纸 护眼 屏保
- 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的中医治疗方
- 你买了那些热门茅台 半年来你买的茅台价格跌了多少
- 喜欢莫名其妙地笑是种病?这个医案告诉你
- 肛毛不能随便剃!脏腑更是要注意!
- 婴幼儿不宜吃含糖食物?
- 什么面相的女人最喜欢家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