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寓意和象征 冬至的来历和风俗作文( 二 )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


13.冬至夜作
(五代)韩偓


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 。
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 。
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 。
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 。


14.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


15.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


16.冬至日
(宋)苏辙


佳节萧条陋巷中,雪穿窗户有颜风 。
出迎过客知非病,归对先师喜屡空 。


17.冬至日
(宋)苏辙


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
犹有髻珠常照物,坐看心火冷成灰 。
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 。
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 。


18.冬 至
(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


冬至的寓意和象征 冬至的来历和风俗作文

文章插图



19.满江红·冬至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 。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
清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


20.冬至感怀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


21.水调歌头·冬至
(宋)汪宗臣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
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 。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 。
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 。
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


22.冬至吟二首
(宋)邵 雍


冬至天之半,天心无改移 。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
元酒味方淡,太音声正希 。
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庖牺 。


23.今日交冬至
(宋)李之仪


蛾眉亭上,今日交冬至 。
已报一阳生,更佳雪、因时呈瑞 。
匀飞密舞,都是散天花,山不见,水如山,浑在冰壶里 。
平生选胜,到此非容易 。
弄月与燃犀,漫劳神、徒能惊世 。
争如此际,天意巧相符,须痛饮,庆难逢,莫诉厌厌醉 。


24.冬至相催
(宋)释绍昙


小春才过,冬至相催 。
光阴驹过隙,须鬓雪成堆 。
松根石上,槁木寒灰 。
冻膝拥深霜树叶,禅心清点野桥梅 。
唤起来打,更莫迟回 。
蛰龙须奋跃,保待禹门雷 。


25.冬至一阳初动
(宋)张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