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王羲之《旃罽胡桃帖》 敦煌石室临本,纸本 。纵25.2厘米,横20.6厘米 。5行 。草书 。英国大英图书馆藏 。
此帖出自王羲之草书《十七帖》,全文见《右军书记》:‘得足下旃、胡桃药二种,知足下至,戎盐乃要也,是服食所须 。知足下谓须服食,方回近之,未许吾此志 。知我者希,此 有成言,无缘见卿,以当一笑 。’现存此帖已残,仅存21字 。释文 ……回近之,未许□□□ 。知我者希,此有成言 。无缘见卿,以当一笑 。
由于上面这些原因,造成唐及唐以前在书法范围内的重搨而轻拓 。于是,在文献资料中,有关搨书的记载比比皆是,拓碑的记载却是屈指可数,而且词意含糊,语焉不详 。今天的研究者,因此认为拓石比搨书在技术上更困难,认为拓石的产生比搨书要晚几个世纪 。这是不小的误解 。

文章插图
中郎帖(传为南宋绍兴御书院摹本) 23.3×25.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尽管历史上曾经是重搨而轻拓,另从复制技术这个角度看,拓石却比搨帖更具有潜在的生命力,具有超越书法范围的更为深远的社会历史意义 。若搨帖,一人一次只能搨一份;若拓石,一人一次可以拓数份,或数十份,或更多 。拓石一次可以复制许多份,这意味着它在复制中的生产效率,比搨帖可能高出很多;不仅如此,这种复制方法还不难转移到书法以外的领域中去,由此对信息传播产生的巨大影响和意义,将难以估量 。为什么拓石一次可以复制许多份?见过拓石之人不难明白,在复制过程中,一块碑石在外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连续重复使用 。碑石在复制中具有的这种可重复性,这正是拓石这种复制技术具有生命力所在 。雕版印刷在复制技术上,主要就是自觉地利用了拓石复制中的这个可重复原理,从此开辟了人类古代史上信息传播的新纪元 。

文章插图
楼兰文书残纸
因此,在中国古代史上,一旦出现拓石,就意味着印刷术的发明,已经为时不远了 。
- 草莓的功效与禁忌需要注意什么
- 每天喝牛奶有什么好处吗 每天喝牛奶的好处是什么
- 黄芪禁忌人群有什么功效作用
- 为什么有人说近期养老金发放收到了1200元呢?咋回事?
- 职工办理病退有什么好处?退休后的去世待遇会低一些吗?
- 孕妇可以吃韭菜吗有什么功效作用
- 银耳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禁忌
- 菠萝蜜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是什么
- 二婚女人心里想的什么
- 月经喝红糖水的危害有什么功效作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