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刘介绍称 , 在越野滑雪运动中 , 运动员不仅要有着超强的耐力 , 还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出色的雪场适应能力、运动能力以及弯道技术 。 而这套装置能够运用“导弹助推器”技术原理为运动员创造出一种高速运动的状态 , 帮助运动员在高速状态下练习转弯、变道 , 跳跃等技术动作 , 使运动员突破体能极限并形成高速状态下的肌肉记忆 , 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极限状态下的训练方式 。
也正是得益于这些高科技装备在日常训练中的应用 , 中国越野滑雪队在本次北京冬奥会中实现了多项突破 , 不仅在参赛人数和参赛项目数方面均创造了历史新高 , 实现了全项目参赛的目标 。 在越野滑雪男子个人短距离项目(自由技术)中 , 中国选手王强还在1/4决赛中 , 以2分49秒64的成绩取得第四组的第二名 , 刷新中国越野滑雪的历史 。
此外 , 这套设备还应用于中国速度滑冰队的日常训练当中 。 郑刘介绍称 , 这套设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一个是助力运动员在过弯之前达到一定的速度 , 让运动员针对性的开展过弯技术的练习 , 节省运动员自己在直道阶段的起跑加速消耗的体力 , 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效率 。 此外 , 该装备还可以帮助运动员突破自身的速度极限 , 使运动员感受更高速度下的身体状态 , “一次典型的速度滑冰项目训练中 , 运动员400米一圈下来速度能提升10% 。 ”郑刘介绍称 。
根据赛事安排 , 接下来几天 , 中国速度滑冰队还将在多项决赛中向奖牌发起挑战 。
作为“科技助奥”的一份子 , 郑刘坦言 , 当看到自己参与研发的训练设备能够显著地帮助中国冬奥健儿取得优异成绩 , 自己感到十分自豪: “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到科技助奥的项目中 , 用我们的航天科技助力国家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 , 为冬奥做出了一点贡献 , 与此同时 , 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也感染着我 , 相信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能够秉承着航天精神和奥运精神 , 继续为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 ”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樊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