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风水最好的地方 太原市内哪里有学风水的地方了( 二 )


那时人们都说制衣业是夕阳产业,可厉秀秀不这么想 。产业要跟着时代变化,要适应这个时代,就不会是“夕阳” 。所以厉秀秀和老公当时就对纷纷搬离的商户说 :“十年以后我们还会在这里 。”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他们果然还在这里 。
回忆在太原做时装的三十多年,最早以前,人们拿一块布来加工 。上世纪 90 年代以后就是做西装,厉秀秀雇的员工主要是做西装,人多,生产效率高 。进入新世纪之后,做西装的人慢慢少下来,但职业服还可以,以团体为主 。这几年职业服少了,她的工作重心也变了,变成个人的高级定制,店铺的名字也变成了高大上的“工作室 。”她说 :“做什么都得学习,不断摸索,还要出去学 。去年我们还去上海学习了,去学别人的经验,到好的厂里参观,学新的理念 。你要不学习,就要被人家淘汰了 。”
徐贤敏很遗憾地说 :“我们这一代人真的是有缺陷,现在都说‘互联网 +’,我们是加不上去了,加上去了生意就好做了 。现在学电脑的人是很多,但是后续的服务和衣服得跟上,我怕我们的衣服跟不上 。”
4 现在还是一天工作 16 个小时
温州人常说,自己的优点就是吃苦耐劳,再大的老板每天都还自己干 。厉秀秀也是如此,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干,裁衣服、整衣服,晚上一点多睡觉,早上八点准时起来 。到现在也是一天工作 16 个小时,只是没有那个时候强度大 。一年到头没有星期六星期天,干满 11 个月,过年回家,能好好休息一个月 。她说:“做服务行业,只能这样,你出门人家打电话来,你叫人家等也不好 。如果不这样辛苦,我们也干不到现在 。”
随着高级定制的复苏,多年未见的老顾客也慢慢转回来,见了厉秀秀都少不了赞叹 :“你怎么还和原来一样呀?”厉秀秀说 :“太原这个地方挺养人的 。”
太原的天气厉秀秀最喜欢,不像温州老是下雨 。她怕热,太原的夏天连电风扇都不用开 。现在条件好了,安了空调,以前没有,直接打开门就很凉快了 。过年回家,那边又冷又潮,太原却蛮暖和的 。无论在太原还是回温州,每次人家问山西怎么样,厉秀秀就说 :“山西很好啊,要不然我能留三十多年 。”她没想过去别的地方,就是一站到底 。
5 我们沾了时代的光
桃园四巷能成为服装一条街,不是一个人、一家裁缝铺的缘故,是时代的关系,这里浓缩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 。最早那批个体户在马路边、农贸市场摆摊 ;第二批个体户,就像厉秀秀这样,自己租房开店 ; 后来就变成在服装城这种大型市场、商场里面开专柜 。时代就像服装潮流一样,一直在变,厉秀秀说自己一路小跑,才能跟上变化 。
她刚到太原的时候,做的全是女装,西服、职业装、连衣裙都做 。当时有个电视节目叫《五彩缤纷》,主持人都到她那儿做衣服,做套装 。一件小褂褂加裙子,别人看了也都模仿,大家穿的几乎一模一样 。
刚开始,顾客的要求是能穿就行,到现在要穿得得体、穿得个性化 。20 年前流行高垫肩,然后是低垫肩,垫肩越来越小,后来就不需要垫肩了 。从去年开始,垫肩又有点儿回潮,叫翘肩 。原来只是垫高,现在要翘起来 。从业 三十多年,厉秀秀穿的衣服全是自己做的,从来没有买过衣服,连秋衣都是自己做的 。她刚给自己做了件紫色连衣裙,特别好看,有位女顾客看了,马上定了两条 。
她说 :“我喜欢做衣服,这是我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能让我们过得好好的,干吗要改行呢?”
讲述:厉秀秀 徐贤敏 采访:黄海波
山西教育出版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