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众多名称的源来
南山古称榜山 , 又称延贤山、太平山、蛇山、塔子山 , 名称之多 , 个个都有故事 。“南山称延贤山的由来 , 是缘于东汉和帝御医郭玉曾读书于此山 。”绵州通汤毓良介绍 , 《直隶绵州志》卷七《川山》记载:“少州南山延贤山 , 治南三里 , 古名榜山 。《旧志》:郭玉尝读书于此 。《方舆胜览》:郡之南 , 山上有南山寺 。”《直隶绵州志》卷十四《古迹》:“延贤堂 , 《省志》:在州南南山上 , 郭玉读书处 。”
郭玉拜师程高 , 程高从涪翁学“方诊六问之技 , 阴阳隐侧之术” 。相传汉和帝为考验郭玉的医术 , 曾命宫女和太监同藏于帷幕里各伸一手 , 让郭玉诊脉 。郭玉对和帝说:“左阴右阳 , 脉有男女 , 是个异人 。”可见郭玉医术之精湛 , 因此州人奉其为古涪县贤人之一 , 后人建十贤堂祀之 , 故南山也名延贤山 。史书对南山十贤堂有详细记载 , “参《旧志》 , 在今治南延贤山下 。祀涪翁、李仁、尹默、文儒、文轸、程德降、范辰孙、方衍任、范仑、张世则 , 万辉 。癸已郡人李梓记 。”
“延贤山得名于历代贤人 , 蛇山则得名于南山的山形 。”汤毓良说 , 南山称蛇山来由有二 , 一是山形似蛇 , 长而蜿蜒绵长 , 高低起伏不大;二是与北山(龟山)相对 , 取湖北武汉龟山、蛇山相对之势而得名 。南山又名塔子山 , 因有古迹南塔而得名 , 2019年11月17日本报刊登《南塔路东阁西亭南塔北楼绵州南塔两百年屹立不倒》一文中有详细介绍 。
白衣庵在南山十贤堂旧址重建
“城中三庵 , 城外五观” , 白衣庵在过去绵州城中堪称名庵 , 大约建于明代万历中期(1620年前后) , 地址在今卫生巷及顺城街口 , 曾出土观音铜像高三尺 , 韦驮像一尊高四尺 。《绵阳市城乡建设志》在有关环秀巷的记载中提到白衣庵旧址:神仙街至城墙环秀楼 , 与顺城街、菸市街、神仙街组成十字街 , 以环秀楼(又名奎星楼 , 建于明万历十年)而得名 。白衣庵、华光庙均在巷北端 , 今拓宽为红星街南段 。
汤毓良推断白衣庵大致毁于清嘉庆年间以后 。州人孙文焕当时曾撰写《重修白衣庵碑记》 , 民国28年(1939年)修新南门 , 白衣庵的位置被占了 。“等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 红星街改造 , 想在原址重建白衣庵就更不可能了 。”汤毓良回忆 , 1984年2月 , 市人民政府成立改造红星街指挥部 。3月21日开始拆除地委(市委)临街平房、理发店、副食店 , 川剧团大门广告墙一侧至白衣庵新南门至南江路口 , 拆除旧房110户 , 面积4085平方米 , 向北拓宽棉花街至红光路口(临园路东段)统称红星街 。1990年 , 南河大桥建成后 , 从南河路至桥头建成水泥路200米为红星街南段 , 将四条明清古老街巷改造 , 如今的红星街由原来的神仙街、环秀巷、上升街、棉花街组成 , 桥头道路新建组成老城区南北干道 , 是市区通往南山寺的捷径 。至此 , 想在原地恢复白衣庵已不可能 。
绵阳寺庙虽多 , 却无庵堂 , 最早倡议重建白衣庵的是圣水寺果忍大师 , 居士王泽甲、苗志芳等人积极支持 。1992年6月 , 居士陈秀姑、周惠芳前往文殊院请受道堂读佛学的高徒昌果(尼姑)来绵;由尹昌言、昌果等五人组成筹建小组 , 利用原南山寺山坡十贤堂旧址重建白衣庵 , 等到一环路开通 , 山门就在路旁 。
- 家里风水跟就头晕有关吗 引起主妇头晕的风水因素
- 家里有鱼池风水好不好 鱼池的风水好不好怎么看
- 易道风水文化 易经八字风水
- 兄弟姐妹不和睦的根源 什么风水问题会造成兄弟不和睦
- 风水七星图 七星图风水详解
- 家附近有屠宰场风水怎么破 为什么从事屠宰行业的人风水不好呢
- 地面斜坡的风水 斜坡上的小区风水
- 家里着火的风水解释 着火后的楼盘风水解释图
- 福建福安第一风水宝地 万安有状元风水地吗
- 花园庭院风水 风水花台是什么意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