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古人讲五子登科的典故由来 古代登科是什么意思呢( 二 )


窦仪官至北宋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窦俨历仕汉、周,宋初任礼部侍郎;窦侃曾任宋起居郎;窦偁入宋后任左谏议大夫;窦僖曾任宋左补阙 。
可以说窦燕山的五个儿子,每一个都是少有的人才 。

盘点古人讲五子登科的典故由来 古代登科是什么意思呢

文章插图
《宋史》中有窦禹钧长子窦仪传记,书中曾记载,窦仪年少便凭借才华而闻名 。北宋建立后窦仪得到了赵匡胤的重用,去世后被追赠右仆射,成为了一代北宋名臣 。
他们的故事不断被传扬,最终五子登科,成为了众多古代学子内心中的美好期望 。
史书记载:“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 。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 。” 。由于这五子相继进士及第,因此逐渐演变为对科举考试的一种期许 。
结 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能够学习好、身体好,将来长大之后有一个好前途 。
五子登科,其实就表达出了这种想法,在古人的心目中,当官才是正途,所以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有朝一日登科及第,这样家族才会更加有地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