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車、吃飯、看電影遇“春節式漲價” 你能接受嗎?( 三 )

  不過 , 正如“凡事皆有度”的道理一樣 , 還有一些消費者表示 , “春節式漲價”可以寬容 , 但不能縱容 。 武漢市民李女士在接受采訪時提到了網約車的例子 。

  “一個就是價格的漲幅 , 另外一個就是漲價的時間區間 , 還有一點就是提價之后 , 但是服務卻不能相匹配 , 比如說我給外賣或者是發布了這個叫車訂單 , 可能都要等很久 , 甚至就沒有人接單 。 還有轎車小年夜開始他們已經大幅提價了 , 我覺得提前的時間還是太長了 。 ”

  李女士提到的變化來自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在春節前發布的一則消息 , 消息說 , 1月28日到2月10日 , 乘客使用滴滴打車需額外支付司機春節服務費 , 根據地域不同 , 從1元到9元不等 , 服務費將全額給到司機 , 滴滴不抽成 。 該消息發出后引發了不小爭議 。 不少人認為 , 春節期間 , 網約車平臺采取措施鼓勵司機多上路 , 或者讓司機拿到比平時更多的報酬 , 這值得肯定 。 但關鍵是 , 司機多拿的報酬由誰出 。 北京市民秦先生接受中國之聲采訪人員采訪時說: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