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卢伟冰在加入小米之后也可以说是不负雷军所望 , 一路“开挂”得到雷军的重用 ,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 卢伟冰便出任了小米集团中国区总裁 。 如今红米Redmi已成为小米集团的独立品牌 , 而卢伟冰更是成为了红米旗舰机发布会的演讲主角 。
雷军在MIUI十周年、小米手机九周年生日之际发布全员信 , 宣布小米将实行合伙人计划和新十年创业者计划 。 雷军在全员信中表示 , 新的十年 , 小米将重新创业 , 更需要强大的团队和源源不断的杰出人才 。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似乎成了小米的一种执念和败局 。 ”产业时评人张书乐表示 , 事实上小米在剧烈的结构和人员调整中 , 找到了一些解锁自己天花板的可能 。 小米本质上就是在通过广泛引入各类相关厂商有相当经验的高管 , 来打开自己在中低端触及天花板后在中高端、垂直领域等多个新战场的可能 。
小米俨然成为了手机圈高管的收割机 , 先后吸引了努比亚联合创始人苗雷、原小辣椒手机创始人王晓雁、原魅族高管杨柘、前联想集团副总裁常程等人加盟 。
据晚点LatePost报道 , 截至2021年12月10日 , 小米3万多名员工年内共收到35封调整组织架构和人事任命的内部信 。 然而 , 小米再未从手机圈挖来“第二个卢伟冰” 。
2020年11月 , 入职仅5个月的杨柘转任小米中国区营销顾问 , 而被雷军给予厚望的常程也于今年1月底离职 。 彼时 , 杨柘转岗时 , 小米给出的原因为个人身体原因 , 而常程离职时小米的回应依旧为“个人原因”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入职小米之前一直被视为联想手机灵魂人物的常程 , 在小米任职期间多次饱受舆论质疑 , 涉及竞业协议与恶趣味营销等问题 。
张书乐分析称 , 常程在小米任职期间也确实在青春版等产品线上 , 给小米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进击可能 , 而小米想要获得的垂直细分市场却难以被常程打开 , “这种进击本身带有强力试错的意味 , 作为试错者就大概率要承担失败的宿命 , 常程恰恰成为了这一波被引入的外部高管试错者群体中赛马失败的角色 。 ”
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不及三星苹果 , 能否扭转消费者品牌认知成关键
自2019年初Redmi品牌独立以来 , 小米向高端化路线持续推进 , “品牌高端化”成了小米每场发布会的关键词 。
诞生于2020年的小米10是其第一款冲击高端市场的产品 , 2021年 , 小米一口气发布了小米11、小米11 Pro、小米11 Ultra、MIX Fold折叠屏手机 , 巩固中高端品牌调性 , 这些机型的价格在3000元至1万元之间 。
随后 , 小米一路高歌猛进 。 Canalys数据显示 , 2021年第二季度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小米首次超越苹果 , 位居第二 , 这让小米出尽了风头 。 雷军甚至借机高喊:“三年时间 , 拿下全球第一 。 ”但这一成绩并未保持多久 , 第三季度 , 苹果再次实现反超 。
与此同时 , 小米11系列手机也因质量问题翻车 , 大量用户投诉小米11烧主板等问题 。 采访人员以“小米11”为关键词在黑猫投诉搜索 , 结果超过11500条 , 以“小米主板”为关键词搜索 , 结果超过3200条 , 最近一条投诉为2022年1月31日 , 可见小米主板问题仍未解决 。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曾对采访人员分析称 , 如果小米的某一款高端手机出现了质量问题 , 那么对于其高端品牌的形象影响会很大 , “小米与苹果、三星不同 , 苹果与三星在高端智能机市场已深耕多年 , 并得到消费者认可 。 而小米起初则是定位极致性价比 , 在走向高端的路上 , 品控至关重要 。 ”
一边是手机质量问题悬而未解 , 另一边小米12发布 , 而这一次雷军更是高喊出对标苹果的口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