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张价值 3000 元的纸是什么感受?这是我的 reMarkable 2 体验报告( 二 )


因为可以新建图层(layer) , 如果你愿意 , 也可以通过同步软件 , 把这个当作简单的数位板使用 。 看到那个红点了吗?那就是笔尖所在的位置 。 当然 , 期望别太高 , 仅仅够用 。
用一张价值 3000 元的纸是什么感受?这是我的 reMarkable 2 体验报告
文章图片

除此之外 , 在帮助与支持界面 , 屏幕 的细则中列出了一般不会强调的两点:

  • Paper-like surface friction(类似纸张的表面摩擦)
  • Sunlight readable(阳光下可读)
类似纸张的表面摩擦 我很喜欢手写笔记 , 因为能够强化记忆和帮助学习 。 最早我买了 iPad 2018 和 Apple Pencil , 觉得我终于能实现「纸张自由」了 , 但是在使用当中有个问题——写字太滑了 , 一点儿熟悉的写字感觉都没有 。 虽然网上搜到可以贴一个类纸膜 , 可又会降低阅读显示效果 。 我觉得有点儿多此一举了 。
首席设计官 Herding 的这句话能够总结了我的想法:
Writing with a plastic stylus on a slippery surface is so low friction that your hand has to compensate, which is uncomfortable and leaves you with a stiff arm.
在光滑的表面上用塑料手写笔书写 , 摩擦力非常低 , 以至于必须用手进行补偿 。 这很不舒服且让你的手臂僵硬 。
当我在 reMarkable 2 上写字的时候 , 这种熟悉的写字感觉又回来了:写字的摩擦声和那种独特的触感 。 虽然这种摩擦感我早就耳熟能详 , 也知道 reMarkable 做的是最好的 , 但终究比不上体验带来的真实:开箱之后写了几笔 , 写错之后 , 下意识地找橡皮 。 当橡皮对着屏幕的时候 , 我才突然意识到这竟然是屏幕 。 一周之后 , 这种条件反射的行为仍然存在 。
用一张价值 3000 元的纸是什么感受?这是我的 reMarkable 2 体验报告
文章图片

微观景象
首席设计馆 Herding 说 , 在这一代 , 为了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书写体验 , 他们不仅使用了 2D 扫描 , 也采用了 3D 扫描 , 尽可能了解屏幕上什么地形(topography)带来什么体验 。 同时 , 通过这些微观景象 , 他们能够了解这些景象如何与笔尖材料相互作用 , 从而决定摩擦和书写体验 。
阳光下可读
这款屏幕在日光下阅读没有反光 , 反而更加清晰 。 教室里的人造光下阅读 , 和笔记本一样 。 卧室顶灯照射效果和普通纸张差不太多 , 台灯照射的反光效果和杂志差不多——如果你看过《环球科学》那种杂志 。
手写笔·Marker
首席设计馆 Herding 最讨厌的事情是产品设计不适合其配件 。 所以在立项之初 , 设计团队的目标就是以「无缝」和「共生」的方式设计配件 。 不像国内厂商采用公模笔 , reMarkable 的笔都是经过设计的 , 不过代价就是挺贵的——Marker Plus 算上运费要 $140 , 将近 ¥890 。
基础笔拥有和正面面板几乎一样的白色 , 这也是我没有购买 Marker Plus 的原因之一 , 因为我很喜欢这样一体性的美感 。
用一张价值 3000 元的纸是什么感受?这是我的 reMarkable 2 体验报告
文章图片

重量只有 19g , 比我的自动铅笔还轻了 6g 。 磁吸出乎意料的可靠 , 拿着出街根本不会掉(除非你故意的) 。
用一张价值 3000 元的纸是什么感受?这是我的 reMarkable 2 体验报告
文章图片

用一张价值 3000 元的纸是什么感受?这是我的 reMarkable 2 体验报告
文章图片

用一张价值 3000 元的纸是什么感受?这是我的 reMarkable 2 体验报告
文章图片

两款笔的唯一区别就是 Plus 带橡皮擦功能 , 黑色金属更提升质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