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山面水图片 背山面水是什么意思( 四 )


战后,汉军的将领们纷纷请教韩信:兵书上都说“布军列阵都要背山面水”,您反其道而行之,怎么还能取胜呢?
韩信笑了:兵书上也说过“置之死地而后生”呢 。关键是,我们的军队很多都是关中征发来的新兵蛋子,以前没经过训练,这种部队只能打顺风局,打不了逆风局 。所以,只有把他们置于死地,他们才会拼死奋战到底 。
众将皆服 。
后来,韩信听说李左曾经献计于陈馀,就重金搜捕李左 。终于,有人将李左活捉,送到了韩信军前 。
韩信立刻为李左松绑,扶起上坐,以师礼待之 。
然后,他向李左请教道:我想继续征伐燕、齐两国,现在应该怎么做呢?
李左推辞了一番,然后才说道:你西渡黄河,生擒魏王,俘获夏说,东下井陉口,仅用半日便击跨赵军二十万大军,斩陈馀,俘赵歇,声势大震,这就是你用兵的长处了 。但是,现在是个人都知道,你其实已经是疲惫之师了,所以燕、齐两国必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死守待变,等你粮食没了,军心散了,到时候如果形成对峙,必然会影响到荥阳那边的战局 。
韩信连连点头:那我应该怎么办呢?
李左道:你嘛,送你八个字——按兵不动,休养生息 。至于燕、齐两国,与其用兵,不如用势 。趁现在你的余威未尽,派人给燕王写信,让他马上投降 。燕国一投降,齐国自然也不敢乱动了 。
韩信大喜,马上派人送信给燕王,威胁其投降 。果然,燕王见信即降 。
此后,韩信、张耳率军在赵地纵横驰奔,攻城夺地,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班底 。
3、英布
回过头来,再说半年前被派去九江(安徽六安市)说降英布的随何 。
当初随何到达九江后,走九江太宰的关系,终于见到了英布 。
劝降这种事,对于当老大的人来说,是低成本,高收益的事情 。必竟成功了一本万利,不成功也不过是派去的人被劝降对象砍了而已 。而对于具体执行的人来说,风险就大了点,一旦失败,赔上的可就是自己的脑袋了 。
所以,干这种事的人,都希望求个天时、地理、人和再行动 。最起码的,战场局势要有利于自己,劝降以后能把部队给拉回来,队友也要打个接应什么的 。
可随何劝降英布,这三条一样不沾 。
说战场局势 。现在刘邦在荥阳与项羽僵持,说朝不保夕或许夸张了点,但反过来如果谁说他能反杀项羽,那就不是夸张,而是神经病了 。
再说地理 。英布跟刘邦离得可不近,直线距离都有五百公里 。这不算啥,坑爹的是中间还隔着一个项羽呢 。
那有没有队友来打个接应呢?不好意思,刘老大如果能派兵跑到他九江国的地界上来接应他,那也就不用费这事了,早就把项羽给干翻了 。
这就像是一个年产值只有500万的小公司,拿着一点股份,去大公司挖人家年薪500万的子公司老总 。
你拿什么劝人家跟你走?
随何见了英布,先没提劝降的事,而是问英布:我们汉王让我来下书给你,是因为我们有点疑惑,不知道您跟楚王是什么关系?
看来这汉王实在是天下第一狗仔,为了知道跟他隔着八百里的英布跟他的死对头项羽是什么关系,竟然直接派记者来进行面对面采访 。
英布(以下简称英)倒也随和,就实话实话:我是楚王的下属啊 。
随记者(以下简称记)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啊!但我还有几个问题哈 。当初项羽去攻打齐国的时候,本来让您去给他打先锋的,可您只派了四千人跟着项羽走了 。您觉得您这样做合适吗?
英:这个嘛,其实我当时有病……
记:当初汉王攻入彭城,楚王还在齐国没回来 。身为楚王的臣属,您本应该马上北渡淮河,反攻彭城的,可您拥兵上万,却按兵不动 。您觉得这样做合适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