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冬前弱苗的原因有哪些?外观来判断主要有3个方面( 二 )


另外,田间湿度大也是小麦晚播常见的一个原因,比如,去年河北、山东等地,就由于降雨较多,田间湿度大,小麦推迟了播种时间,不少农户比往年正常播种时间延迟了30-40天 。
补救措施:针对播种过晚导致弱苗的情况,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划锄中耕,一定程度上提高地温,还有利于增加土壤自身的活性,促进小麦恢复生长 。如果没有划锄中耕的条件,可以通过喷施芸苔素(0.01%含量10ml/亩)、叶面肥(以磷酸二氢钾举例,每亩150克左右,下同)来进行缓解,注意一点,不是特别干旱的地块,就不要去浇水了 。
第二个因素:播种后墒情过轻或过重所导致的弱苗 。
在实际播种小麦过程中,农户们经常会遇到这2种情况 。其一,小麦播种时,田间过于干旱,但是,为了赶时间,即便干旱也播种了小麦;其二,小麦播种后,刚过几天就遇到了长时间的降雨天气,导致田间湿度过大,甚至形成积水 。
小麦在发芽、出苗以及进入苗期后,对于水分的需求比较明显,如果因墒情不足而缺水,小麦出现弱苗也正常 。相反,如果田间墒情过大,虽然水分充足了,但是,小麦的根系无法正常呼吸,也会抑制小麦的正常生长,从而形成弱苗 。
补救措施:既然墒情导致的弱苗,那还需要从田间墒情着手,对于长时间无有效降雨的地区,可以给小麦浇越冬水,不仅补充了水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麦发生冻害的几率 。
对于田间过湿导致的弱苗,做好排水的前提下,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划锄中耕工作,避免土壤发生板结 。除了上述操作外,还可以芸苔素、叶面肥来进行缓解(用量同上) 。

小麦冬前弱苗的原因有哪些?外观来判断主要有3个方面

文章插图
第三个因素:没有施用底肥所导致的弱苗 。
种植小麦时,有些农户不施底肥,注重追肥的习惯,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小麦苗期时,由于营养供应不足,小麦吸收不到充足的水分,导致长势矮小、发黄等弱苗现象 。如果再遇到自身肥沃度就不高的土壤,弱苗情况会更加严重 。
小麦播种时,底肥的施用很关键,大多数农户在播种时,也都会施用底肥,一般情况下,一亩地100斤左右的复合肥 。还有一不小部分农户,听信别人说,小麦不要用底肥,后续多追肥几次,产量更高,于是,就选择不用底肥,后续等到返青期、抽穗期时,追肥2次 。
这样做的后果,会导致小麦前期缺肥、后期贪青晚熟的现象,并不利于小麦的生长,也不利于提高产量,小帮手个人不建议这样做,还是采取底肥+追肥的措施为宜 。
补救措施:针对没有施底肥的地块,年前苗期时,需尽快追肥,建议选择复合肥为宜,不要只追施单一的尿素,一亩地按照30-40公斤的复合肥去追施,如果田间比较干旱,追肥以后,还可以浇一次越冬水 。不仅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还提高了小麦自身越冬的能力,促进弱苗小麦尽快恢复生长 。

小麦冬前弱苗的原因有哪些?外观来判断主要有3个方面

文章插图
第四个因素:极端寒潮降温天气导致的弱苗 。
小麦在苗期时,需要经历整个冬季严寒天气的洗礼,小麦是一种耐寒性比较强的农作物,正常情况下,一般的低温天气,对于小麦的影响有限 。但是,部分地区会遇到极端的降温天气,比如前两天还是10度左右,过两天就直接降至了零下5-10度左右,降温幅度大,再加上短期内断崖式降温,小麦很容易因低温而发生冻害,进而形成弱苗 。
通过种植经验来说,旺长的小麦、播种过密的小麦、出苗不好的小麦,发生冻害的几率也会大一些,形成弱苗的几率同样也会增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