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戚繼光在, 努爾哈赤還能強勢崛起嗎?( 五 )
明朝音韻學家陳第 , 親眼目睹了薊州的老百姓自發罷市、圍聚在薊州道路兩側 , 淚流滿面為戚繼光送別的情境:
“轅門遺愛滿匯燕 , 不見胡塵十六年
誰把旌麾移嶺表?黃童白叟哭天邊 。 ”
他無奈南下 , 許多年前 , 他曾經和同為抗倭名將的好友俞大猷一起許愿 , 希望為保衛帝國的北部邊疆戎馬馳騁 , 但眼下 , 好友俞大猷已經于三年前的1579年去世了 , 故友凋零 , 他輾轉南下 , 中間經過了已經二十多年沒有回去過的故鄉:
山東蓬萊 。
3
在故鄉 , 作為軍官世家出身的戚繼光 , 17歲時就繼承祖上職位 , 擔任山東登州衛指揮僉事 , 當時倭寇在山東沿海一帶燒殺搶掠 , 這位英氣勃發的少年 , 在19歲時 , 就寫下了“封侯非我意 , 但愿海波平”的壯麗詩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