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畅轻快,精准定制的moto MyUI能接过氢OS衣钵吗?( 六 )


开会最佳助手 , 会议模式2.0
流畅轻快,精准定制的moto MyUI能接过氢OS衣钵吗?
文章图片

在深度定制的MYUI 3.0里还有一项很实用的功能 , 就是针对商务办公场景加入的「会议模式2.0」 。 会议模式2.0不仅支持会议录音 , 支持录音转文字 , 还提供实时翻译、实时字幕等功能 , 一部手机就能代替录音笔 。
流畅轻快,精准定制的moto MyUI能接过氢OS衣钵吗?
文章图片

另外 , 在参加一些需要进行外语沟通的会议时往往需要进行实时的字幕翻译 。 MIUI13面对这样的情况只能束手无策 , 但在MyUI 3.0上却考虑到了这一点 。 打开「实时字幕」功能就可以自动激活实时翻译 , 首次使用免费送4小时的翻译功能时长 。
经过实测 , 中文速记在准确度方面还有一定的进步空间 , 不过大概意思还是可以准确呈现的;英文翻译则几乎能够做到精准翻译了 , 翻译出来的意思与实际表达的几乎没有太大差距 。
个人认为 , MIUI是持续叠加 , 想满足各个群体的诸多需求 , 但是又无法做到极致;氢OS是一种接口 , 可以让用户自己决定喜好;而My UI则是轻度扁平化(积木化的设计) , 功能少而精但能满足日常使用 , 而且很注重易用性和高效 , 优点是整体很纯净 , 但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用户需求支撑 , 潜力巨大 。
系统UI整体就如同“菜谱” , 好比食客的“众口难调” , 不可能面面俱到 。 像“轻炒”绿叶菜一般清新爽口 , “料少味佳”一心一味方显境界所在 。
写在最后
近几年数码圈只是重视“物料”和“外观“的堆砌 , 加之各个厂商自定义所谓的“黑科技” , 给用户一种“胁迫”性的需求引导 , 进而达到了销售的最终增长目的 , 然而产品的使用感受却被“无情”的抛弃 。 面对“繁冗”的功能以及因这些功能而产生的诸多“bug”,用户自身根本没有一丝快感和喜悦 , 突如其来的“卡屛”、“宕机”等问题只会给他们带来莫名其妙的伤害 。
时间流逝 , 大“氢”伴随着利益取舍最终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 难道真的就不可能有后来者了吗?想必通过我的实际体验和实测数据 , 答案已然存在于大家的心中 。
MyUI整体设计给我的感觉是:更加重实用而轻奢华 。 他更像是有针对性地去为用户做定制:专、精而不失智能化 , 在部分方面比如少广告、一键直达、U健康等 , 这些部分的体验甚至还超出了我的预期 。
【流畅轻快,精准定制的moto MyUI能接过氢OS衣钵吗?】不可否认的是 , 当前MyUI回归中国市场之后依然还有一段路要走 , 这需要时间 。 但个人认为 , MyUI仍然是当下最接近“少即是多”理念的OS , 值得期待 。 系统的趋向性就是“万物互联” , “轻快”和融合性强或许是MyUI未来的进化方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